返回

第五章: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 (第3/3页)

自己将要迎来的是加官进爵,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道道斥责的圣旨,以及夺走他一切权力的圣旨。

    当圣旨宣读完后,他还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使者,是不是读错了,我是平定宗王谋反的功臣啊,怎么能够这样对待功臣呢?”

    唐俭嗤笑一声后恶狠狠的说道:“哪里有宗王谋反?

    我大唐也没有宗王谋反这个罪名,你擅自杀害宗王,没有直接杀你,这已经是看在你曾经立下的功勋之上,给伱留一个体面。

    按照圣旨上说的,你要立刻启程前往岭南,走吧,王长史,不,庶人王君廓!”

    唐俭来到幽州不仅仅是要宣读圣旨,他还要查清楚当初李瑷谋反到底是什么情况。

    真可谓是树倒猢狲散。

    王君廓一倒,他府中的那些下人中,顿时有不少直接出卖他。

    真是风水轮流转,今日轮到王君廓倒霉。

    唐俭查清楚这里的事务后,就匆匆赶回了长安。

    进宫汇报道:“陛下,这王君廓果然是牵涉在庐江王谋反案中,根据王君廓的属下说,这庐江王李瑷谋反,就是王君廓教唆的。

    是王君廓对李瑷说,陛下不可能放过他,要早做打算,还暗示李瑷说,他会助李瑷一臂之力,李瑷相信,恐惧之下就扣押了朝廷的使者。

    结果王君廓根本就是欺骗他的,转身就率领士卒包围了李瑷的府邸,然后直接杀死了李瑷。

    据说李瑷临死前还说,‘王君廓你这个卑鄙小人,本王在黄泉之下等着你’,可想而知李瑷对王君廓有多大的怨气。”

    李世民一听,在殿中快走几步,深深呼了几口气,恨声道:“这王君廓真是该死,让他死在岭南,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唐俭一听有些傻眼,直接杀吗?

    还没等他劝谏,李世民自己就意识到错误了,转而说道:“朕不能因为这么一个卑鄙小人而破坏朝廷的法度,将你调查的结果,去刑部公示,然后去三省,找宰相下旨意,按照朝廷的制度和律法。

    杀了他,给其他蠢蠢欲动的人一些警示,告诉他们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唐俭这才松了口气,陛下还是知道轻重的,正如李世民所说,因为一个王君廓就败坏国家的法度,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他领了命令匆匆离去,李世民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自然是夹杂着愤怒和伤心,但又有一些的释怀,至少他没有真的把自己的功臣杀掉,这也算是一件大好事。

    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很快就公布出来,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庐江王李瑷竟然真的是被刺激造反的。

    这下李世民之前的举动就更是收揽人心,让群臣高呼圣明无错。

    贞观元年最大的一件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在大唐的各州中,都有许多人在蠢蠢欲动,但见到了王君廓的下场之后,这些蠢蠢欲动的人,几乎在一瞬间就停止了自己的运作。

    天子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就算是真有造反的,只要你敢告发,那告发的人就要受罚。

    换句话说,在这三年之中,就算是本地出现了造反,本地的官员也不会被治罪,这倒是也算一件好事。

    面对着急剧减少的冲突以及告发谋反事件,李世民和诸宰相都知道,经过这件事,隐太子党和楚戾王党的事情算是真的要过去了。

    天子的诚意,再也不会有人去怀疑了!

    这项判断很快就得到了验证,当初一直都在外逃匿的一些东宫官员,纷纷在山东现身,主动向官府投靠,李世民大笔一挥,再次重申了大赦令。

    “诸原东宫僚属以及楚王僚属,不必投案,按照原先的官职到吏部报道,重新评定即可。”

    不仅仅保住命,甚至就连官身都还在,这属实是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

    李世民的声望就在这一件件事中大幅上升,而减政宽刑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在休养生息的阶段,政府不干涉就是最好的执政方式,在诸位宰相的运作下,除了修整水利之外,几乎停下了所有的大型工程,这极大的减少了徭役的数量。

    再加上大唐奉行的防御策略,不主动进攻突厥,而是在边境和突厥打一些小规模的战争,不需要大量的辅兵,对兵役的要求也极低。

    在这种大政方针之下,大唐的恢复速度极快,本来人口就非常多,虽然比起隋朝鼎盛的时候少了许多。

    但因为李唐统一天下的速度极快,所以三千万的人口依旧非常强横。

    要知道当初最鼎盛的时候,中原也就是不到六千万人口,再加上西域等外藩,也就是六千多万的人口,现在中原有三千万人口,基本上已经足够撑得起几乎所有的对内对外战略。

    ……

    在贞观元年八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被册封为太子,正式入主东宫,这是一件众望所归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的地位瞬间就变得有些不同了。

    甚至可以说,举朝的目光都投了过来,他就是洛玄夜。

    洛玄夜在现在的唐廷中,地位很不同,因为他地位太高,从贞观元年封赏之后,洛玄夜就再也没有担任过什么能够立功的实职。

    因为他已经有一点升无可升,封无可封了。

    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进宫陪李世民喝酒,这倒是和当初李渊身边的裴寂差不多。

    在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李承乾拜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后,就来拜见洛玄夜。

    因为洛玄夜是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

    这两个官职是现在大唐最高的,因为现在的大唐没有非皇子亲王担任正一品三公和三师的。

    所以他这个从一品的官职,已经是最顶级。

    现在洛玄夜担任太子太师和太子太保,就注定要和太子有一定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很快一项新的任命就下来了。

    洛玄夜的嫡长子洛君成,进了东宫陪太子李承乾读书。

    洛君成日后一定是太子的班底,这是毋庸置疑的,又有洛玄夜保驾护航,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地位,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信任。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比他的大伯父可要稳妥的多了。

    ————

    贞观元年的大幕落下,我们或许不能仅仅根据一年的执政来下一个定论,但事实是,仅仅贞观元年,李世民和他的宰相,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几乎都交出了一个完美的答卷。

    在这一年中,唐朝不仅仅确定了未来几年的大政方针,还颁布了科举制度这个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

    久经战乱的百姓,在天下一统后的第五年,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中央朝廷的恩泽雨露,从某种事实上来说,直到贞观元年,大唐终于开始承担一个大一统王朝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这个局面直到贞观三年,开始结束,这是下一节的内容。——《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