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战后归来 (第2/3页)
新戴好斗笠,和李孝恭走出村子。
“这雨下了一天一夜没有要停的意思。”张阳扶正自己的斗笠抬头看着满天厚重的乌云,“看样子雨势还要再大。”
李孝恭脚踩着泥泞的田埂,“老夫记得早在两个月前你就告知朝中要准备防范内涝。”
“我只是没想到今年的夏雨会这么频繁。”
“以前老夫还不信,现在看来你真的可以预知天气。”
“我说了多少次了,这都是些老农的经验。”
张阳坐上刚刚载着羊毛而来的马车,李孝恭坐在一旁的车辕上。
马儿对雨水很不耐烦,正不停地打着响鼻。
看着沿途的风景,官道的两侧的田地中种满了粮食,还能看到有农户在田地间劳作。
“李道彦和苏定方过两天便能到长安。”
听李孝恭的话语,张阳任由马儿走着,回道:“战事已停下,按说他们也该回来了。”
李孝恭叹道:“这卫府中人心中都有心气,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当初让苏定方他们去西域再改道进入吐蕃,是你的想法。”
看这小子没有回话,李孝恭又道:“老夫以为你们礼部不该涉足卫府事宜,你建设了外交院,主持诸国邦交,这本是好事,可一旦交恶要开战,你们礼部便会先去谈判,老夫说得可对?”
“您说得没错。”
“像吐蕃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以后卫府将领是不是都要巴结着礼部,让你安排给他们一个得到军功的机会。”
李孝恭语重心长地讲着话。
“既然你是文官,礼部和外交院都是文职,即是文职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一次苏定方和李道彦兵行险着,立功也不小。”
“可你要明白,此事可一不可再,不然你教陛下如何看待礼部,你教朝中诸多将领如何看待礼部。”
长安城就在不远处,张阳揣着手抬眼看着,“我会注意的,不过这么一说有件事我想不明白。”
“你讲。”
“老师也曾这么与我说过,他希望我一辈子不要掌兵权。”
闻言,李孝恭点头反倒笑了,“看来张公瑾还很照顾你这个弟子。”
“河间郡王也认为我不能碰兵权?”说着话张阳拿出水囊递给他。
喝下一口还带温热的白开水,李孝恭长舒一口气,“因为你是文官,老夫读书不多也可明白一个道理,一个聪明的人不能拿刀,一旦他拿了刀他会死得很快,倘若他手无缚鸡之力,提不起一把刀反倒是能够让他在一些困境中找到出路。”
战乱年间,谋士相当于智囊团。
不论是三国鼎立时期还是后汉前汉,谋士都充当了头脑的角色。
“我现在有些明白了。”
狐疑地看着张阳,李孝恭笑道:“你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在战场上一个能够治病救人的大夫不论是在敌营还是自己阵营都会受到优待,谁都想要活下去,可要是这个大夫手里握着刀,那么敌方就会毫不犹豫地将他杀死,这就是战场上大夫不能拿刀的原因。”
“两军就算不共戴天,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谋士也一样,谋士也可以效忠敌营,为敌人出谋划策,对方也会善待谋士,这便是我的理解。”
李孝恭目光看着,“你说话时的样子倒是很坦然,其实也没错,老夫以为你以后一定能够活很多年,像你这样的人不会死于非命。”
说话间,城墙已在眼前。
李孝恭下了马车便自顾自离开了。
张阳收拾了一下马车,将其卖给一旁的马夫,“这是突厥来的好马,三百钱如何?”
马夫打量着马匹,“最多一百钱。”
张阳揣着手,“一百五十钱。”
马夫又是犹豫再三,“一百三十钱,以后若还有这样的马匹再来卖我,下一次来给一百五十钱。”
这些马贩子都很精,他们往往也活跃在灰色地带,很多时候来贩马的人都是三教九流,更不要说能够讲清楚马匹的来历。
而这种买卖,马贩子的话语权则更大。
这往往是个买方市场,有来历不明的战马卖方往往急于出手,价格上没有太多的议价能力。
看张阳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