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 船厂镇2 (第2/3页)
。
看铜盒子上的标示,这东西应该是时间工坊出品。但市面上确实没有卖的,别说上海县,苏州城里的时间工坊自己上个月才去过,百分百没有。
要不是有着四五年的交情,再加上观海楼的名声,船厂里的大匠也不会把他吃饭的家伙以五十两白银的价格押给自己。估计用不了两月人家就得拿着银子来赎,不光不能拆,还得小心保管好。
但如此好宝贝到了手里,虽然不能占为己有,也不能一分利润不产生就随随便便放走。拆不得,肯定也仿造不出来,却可以问问熟悉的大匠,这玩意到底何处有售,价值几何。
只要有产地和价格,就不愁搞不到货源。有了时间工坊的名号,再加上出神入化的表现,转手赚上一倍的利润轻而易举。
不用多,每个月卖出一两个就不比干酒楼收入少。也不用担心嫌贵没人买,这么精巧的玩意,如此神奇的功能,想买的大有人在。
啥?用算盘一样能算出来!这么想格局就小了,不管把算盘耍得多么出神入化那也是用的人脑,需要背诵大量口诀,还需要长时间练习。
可计算器不用,只要认识字,拿着说明书看半个时辰就能学会,且计算速度比用了几十年算盘的老手一点不慢,结果也丝毫不差。
当然了,计算器也有缺点,还很大。它太精巧了,价格应该不会低,一般人肯定用不起。而且这种被称作阿拉伯的数字,如果不是和船厂有几年交往,自己也不认识。
说起来也是怪事,时间工坊明明能在钟表上用汉字,为何不把计算器也弄成汉字的呢,非要用这些谁也不认识的阿拉伯数字,太影响销路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广东、福建来的商人大多认识阿拉伯数字,据说在当地已经有学堂专门教授新学了,其中就包括用阿拉伯数字记账的学问。
皇帝他老人家真是英明,比老百姓想的还周到。读书认字肯定是好事,能当官,但当了那么大的官,却不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