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3/3页)
设一刺史,遵照皇帝的命令,代表中央,巡行郡国。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
废除地方兵权。刘秀取消了三种地方军队——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撤消了地方军长官郡都尉,让地方士兵一律退伍还乡,从事农业生产。中央军队称南北军,由中央直接控制,重大的军事行动由京都兵担任。这样,既有利于把军权集中在中央,又能防止地方上的叛乱。
合理安置功臣。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周围都会聚集着一批一同创帝业打江山的功臣。开国皇帝与开国元勋之间往往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之或骄纵妄为,尾大不掉,甚至危及皇权;或心存疑惧,产生二心,甚至另立旗号。在这方面,西汉初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致韩信发出“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慨,道尽了众多开国元勋的辛酸史。
刘秀是靠着血与火的激烈争战创立帝业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将军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台二十八将”,即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yǎn)、杜藏、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yáo)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等28人。
刘秀对这些功臣中有较高政治才能的,仍加重用,让他们参议国事。如邓禹,善于谋略,器量恢宏,刘秀经常委以重任。刘秀即位,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丰臣侯,食邑万户。建武四年(28)春,邓禹奉命率军南攻,收降刘嘉,击败延岑。建武十三年(37),天下平定,邓禹被封为高密侯。
另一方面刘秀对那些虽屡建军功却缺少治国才干的功臣,不授以实职实权,只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优游享乐以尽天年。如马成,在刘秀征讨河北时,他弃官步行,追到满阳才赶上刘秀。他杀李宪,败隗嚣,破河池,平定武都,曾被封为平舒侯、扬武将军,最后被封为全椒侯。再如马武,他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莽英雄,但在战斗中却每次都冲锋在前,勇猛无敌,屡立战功。刘秀称帝后,拜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刘秀有一次和功臣饮宴欢聚,他问道:“如果你们没碰上时局大变动,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邓禹首先说:“我年轻时汉代鸟篆文铜壶曾读书求学,可以做个郡文学博士。”刘秀认为邓禹太谦虚,就说:“你是世家子弟,品德志向都很高尚,何愁不做个掾功曹?”其他的人也都一一做了回答。马武则不假思索地说:“我有勇力有胆量,可以当个守尉,专管捉拿强盗。”刘秀听了,笑着对马武说:“你呀,只要不做贼,不被人逮住,能当上一个乡村里的亭长,那就很不错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秀与这些功臣之间的密切关系。尽管如此,刘秀仍只是奖功封侯,而不授予实际权力。
刘秀对这些功臣既督以洁身自爱,又与之其乐融融,难怪清初学者王夫之发出“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的赞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