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九章 利在千秋【求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九章 利在千秋【求票】 (第2/3页)

  世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无一例外都是依河而兴。

    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是哺育汉民族的母亲河。

    但蕴育文明的同时,令人毛骨悚然的洪水和干旱,从历史的开端就困扰着沿河的民族。

    商周,甚至更早的上古时期,汉人在享受河流赐予的沃土与灌溉之利的同时,就开始和各种水旱灾异作斗争。

    大禹治水,妇孺皆知。

    春秋时,吴王夫差下令开凿连接长江和淮水的运河邗沟。

    虽然当时并未完全竣工,但极大的方便了吴越人民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战国,秦之李冰父子主持修葺的都江堰,沿用到后世千年。

    还有郑国渠、沟通长江与珠江的灵渠,并称为秦时三大水利工程。

    武帝时期,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巨大的水患。

    当时黄河瓠子决口,洪水向东南灌满了巨野泽,入泗水、淮水,波及十六郡,半壁汉境招灾。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亲临,指挥堵口。

    适时武帝已年近五十,发卒数万塞瓠子河缺堤,令群臣皆负薪,上至将军官吏,下至军士民夫,人人参加抗洪,才最终堵住了缺口。

    以皇帝之尊,亲自登决口大堤治水,是有史以来的首次。

    事后武帝作《瓠子歌》悼之,在堵口处修筑“宣房宫”以纪念。

    武帝登基早期,霍去病还小,亦有过一次水灾。

    当时皇帝年纪尚轻,也麻了,惶恐不安,觉得是天降大灾。

    这方世界虽然有修行,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天象,但大灾大患,天倾地覆,却是难以尽数抵御。

    那次以后,皇帝深感水患之重,只要是治水,即便财税再吃紧,也会抽调银钱,倾力治患。

    后来皇帝先后建造了漕渠,龙首渠,白渠。自长安引渭水东通黄河,便利了漕运,溉地万余顷。

    “夫子带我来看大河,讲受灾,想做什么?”

    霍去病在大青石上落座,看向奔腾的黄河。

    “我想兴水利,建大渠。”

    董仲舒在一旁蹲下来,侃侃而谈:

    “大河流域,中下游是我朝农商、文化,修行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的所在。”

    黄河自西向东流,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

    这使得纵向的地域交流,受到很大影响。

    许多富饶之地,长期得不到开发。

    这种地理缺陷,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董仲舒又提及军事上的利弊:

    “要保证军事,需大量粮草的运输,沟通南北水运,开凿河渠对军事行动,有诸多利好。”

    “历代都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的举措。春秋时吴王夫差为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开凿运河邗沟。”

    “从春秋到大汉,历代开凿的河道,分布遍及大半个国境。

    这些人工河渠,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让河道更通达,减少水患,增良田万顷。

    原有这些四通八达的水道,为我的构想,奠定了基础。”

    董仲舒做最后总结:“我想将若干自然河或旧沟,连成一气,在我大汉境内,开一条串联南北的大河。”

    霍去病非常震惊,迅速琢磨了一下董仲舒的打算。

    这老夫子是想把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沿线的旧渠连起来,没有的渠道,则开渠建造,形成一条大运河。

    其好处就不必说了,经济,军事,消灾减患等等。

    从长远看,利在千秋。

    董仲舒说的这条路线,几乎涵盖了后世隋唐大运河的大部分路线。

    以洛阳为中心,靠拢长安,四通八达。

    若能建成,不仅丰富了汉境内部的运输,串联南北,且能组成一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