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国界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一章 国界之争 (第3/3页)

伯利亚乃天赐之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今后对大明十分重要!事关大明国运……”

    “朕准了,但李成梁和戚继光所带的兵马只能驻扎在宣大一线之外的草原上,不可入城。”

    萧风深深的施礼:“师兄英明,大明必可一战成功!从此大明幅员万里,此皆师兄之功也!”

    徐阶看着嘉靖被胡萝卜哄得一跳一跳的,再看看像瘪茄子一样的儿子,气得牙根直痒痒。

    “萧大人,听说西伯利亚是苦寒之地,除了夏季稍暖,其他季节均可飘雪,此等地方,虽大何用?

    罗刹人多年以来,再西伯利亚纵横来去,却一直没有将其收入囊中,想来也是觉得此地甚是鸡肋吧。

    萧大人要建功立业,将这块土地并入大明本无不可,但非要扯到大明国运上,似乎有些过分了吧。”

    自从萧风退出朝堂后,萧风和徐阶之间的顶级对话已经好久见不到了,群臣都颇为激动,摩拳擦掌准备吃瓜。

    徐璠回过味儿来了,赶紧抡起了棒槌:“不错,徐首辅言之有理!萧风,你这次露出马脚了!

    想那西伯利亚,人迹罕至,冰天雪地,对大明国运能有什么助力?你言必称大明国运,分明有欺君之嫌。”

    萧风压根没搭理徐璠,只是对徐阶微笑道:“西伯利亚虽然寒冷,但地域广大,资源丰富。

    其地下的煤炭、铁矿对大明的未来十分重要。而且其地下还有金银铜等贵重之物,今后也可开采,怎能说是无用之地呢?”

    徐阶摇头道:“那都是十分遥远之事!大明中原之地加上关外,矿产已经足够,你就说眼下你能拿西伯利亚干什么?”

    萧风淡淡的一笑:“西伯利亚,可以种土豆啊。”

    下朝了,众人散去,陆炳叫住刚才听从嘉靖命令让开的那个锦衣卫。

    “滚到草原去潜伏,先放三年羊,想想该怎么当锦衣卫,三年后再回来。”

    三天之后,各地的火枪陆续回到国坊,开始进行升级改造。

    六天之后,戚继光赶到宣大城外,与李成梁会合,厉兵秣马,共同操练兵士。当然,只能在宣大城外的草原上。

    这是嘉靖明确过旨意的,所以林桐只敢在城头上跟他们打招呼,绝不敢让他们入城。

    第七天,萧风来到了入世观,在老道的房间里,再一次约见了老拐。

    老拐昏黄的眼睛中散发着兴奋的光芒,看着萧风,萧风也看着他,两人就这么彼此对视了好一阵子。

    最后还是老拐先开口了:“你应该有话要对我说吧。”

    萧风点点头:“你也应该有话要对我说吧,你先说。”

    老拐笑了笑:“你这脾气,跟你爹一样,小事上不肯吃亏,大事上却总是吃亏。好吧,我先说。

    你这次把戚继光调到北方来,你对李成梁又有知遇之恩,这三万火枪骑兵,你完全有机会控制。

    听说你要改造升级的火枪,威力很大,有这三万火枪骑兵,能不能直接杀个回马枪,突破宣大防线呢?”

    萧风摇摇头:“难。宣大防线何其牢固?城中兵卒众多,如今也都是精锐了,林桐更是善守之将。

    何况火枪就算升级了,威力增大主要针对的也是野战,对付城墙,靠火枪还是不够的,我们又没有攻城炮。”

    老拐目光冷峻地看着萧风:“林桐就算遵旨不让李成梁和戚继光进城,但他绝不会不让你进城。

    以你的功夫,忽然暴起,杀了林桐是非常简单的事儿。然后打开城门,大同城唾手可得。”

    萧风冷笑道:“然后呢?我就带着这三万火枪骑兵一路杀奔京城吗?这么短的时间,你都准备好了吗?

    靠三万火枪骑兵就想迅速拿下京城,你未免太低估了京城的防御力了。何况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

    你也不想想,这么短的时间,我能做通戚继光和李成梁的工作吗?他们俩要是有一个不听的,就满盘皆输!

    宣大一线都是百战老兵,你真以为林桐一死,他们就会乖乖跟着我造反了?就算攻下大同,宣府还有重兵呢!”

    老拐兴奋的目光略微暗淡了一些:“这么说,这次你没打算动手,反而是真的要去和罗刹人拼命?

    大事在即,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你完全可以不带兵,只让李成梁和戚继光去就行了!”

    萧风神秘地笑了笑:“你傻了吗?要想带兵造反,就得上下一心,才能成功。

    戚继光虽然是我好友,李成梁虽然是我提拔的,可谁敢保证这份感情,够不够让他们随我造反的?

    那可是造反,不是请客吃饭!是要掉脑袋,诛九族的!至亲尚且不敢保证一条心,何况朋友?”

    老拐恍然大悟:“你是要利用这次出兵的机会,把这两个人彻底收服,变成你的绝对心腹!

    不错,不错,如此一来,你下次再起兵,内部就没有纷争了,果然是好主意!”

    萧风笑道:“不止如此,这次我亲自领兵出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我让你们投票催更,其实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