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8章 (第1/3页)
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伙猴子自觉地行动起来,每当有猴子去取香蕉,就有其他的猴子因愤怒而自动地去撕咬那只猴子,久而久之,猴子们产生了合作,再也没有猴子敢去取香蕉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故事里,猴子间产生了"道德"。如果这群猴子构成一个社会,它们也繁衍下一代,那么会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下一代,渐渐地猴子们便认为取香蕉的后果对其他猴子不利,从而认为去取这根香蕉是"不道德的",它们也会自动地惩罚"不道德的"猴子。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博弈故事却反映了人类道德的产生过程。
经济学家霍布斯认为人类在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然状态中,就是"人与人之间像狼与狼一样",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力图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企图占有别人的东西,此时,每个人都是对方的敌人。此时没有任何规则,没有财产,没有正义或不正义,只有战争。武力与欺诈是战争中的两大基本德行。因此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无法产生文明。
那么,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又是如何解释道德产生的呢?
与国家一样,道德也是对某些不合作行动的惩罚机制。这种机制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囚徒困境"中走出来。人的正义与非正义的观念产生了道德感。
道德感自然地使得人们对不道德的或不正义的行为谴责或者对不道德的人采取不合作,从而使得不道德的人遭受损失。这样,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因此只要社会形成了道德或不道德,正义或非正义的观念,就自动地产生了调节作用。笼子里的一只猴子A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其他猴子的殴打,因为它违反了猴群的道德标准。
道德可以打破"囚徒困境"的难题,化解个人理性与社会群体理性的矛盾,维系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专家指点:道德约束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对不道德的行为的抑制是有限度的,当不道德的行为带来的利益大于道德的满足时,道德约束的作用便会失效。因此,在道德之外,又产生了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21节:"公共地"的悲剧--哈定理论
15."公共地"的悲剧--哈定理论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哈定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公共地的悲剧》,提出了著名的"公共地悲剧"理论,即哈定悲剧。
在《公共的悲剧》里,哈定描述了这样一个具体故事:有一片茂盛的公共草场,政府把这块草地向一群牧民开放,这些牧民可以在草场上自由地放牧他们的牛。随着在公共草地上放牧的牛逐渐增多,公共草地上的牛达到饱和。此时再增加一头牛就可能会使整个草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因为这会导致草场供应给每头牛的平均草量下降。但是面对这个情况,每个牧民还是都想再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其增加的收益归这头牛的主人所有,而增加一头牛带来的每头牛因草量不足的损失却分摊到了在这片草场放牧的所有牧民身上。于是,对于每个牧民而言,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