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五章:招标大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零五章:招标大会 (第2/3页)



    比如《关于探月工程地月货物运输方案征集》《月球表面临时/永久基地建设方案征集》等等。

    这些项目并不在这次的招标流程中,而是需要参与下半场招标会议的企业进行现场提案与技术展示,然后再由航天局来进行考虑。

    也就是说,招标大会开始后,如果要针对性的参与的话,需要由技术专家或工程师进行一些技术交底,解释项目的一些技术细节、工作流程、使用方法等。

    换种说法,与其将下半场的招标大会看成传统的招标会议,不如将其看做一场国内有资格参与航天事业的企业之间进行的一场技术交流,有一部分促进国内航天领域发展的意味。

    毕竟伴随着太空竞赛的开始,光靠国家航天的力量去和对手进行PK,先不谈够不够的问题,光是这条路线就有些畸形了。

    所以航天事业发展至今,向民营企业开放和采购航天服务,也是航天局和科学技术蔀的安排。

    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空间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商业航天发展。

    希望能让国内涌现出一批马斯克式的人物,扶持一批类似spaceX这样的强大太空公司。

    这种方式其实也算是在摸着米国的石头过河。

    因为早在2006年的时候,NASA航天局就开启了航天服务采购模式。

    其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设立一个航天项目,公开招标,投标人带方案竞标,中标了后获取政府资金开始执行。

    虽然方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过程比较严谨。

    NASA宇航局给项目进度划出了严格时间节点,不管你遇到啥技术障碍或者资金问题,宇航局按节点验收,按节点付款,一个节点延迟,后面的活你也不用干了,立即换公司。

    而经历这些年的发展,米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航天企业。

    比如spaceX、轨道科学、蓝色起源、ABL空间系统公司等等,这些商业航天公司的项目涉及商业火箭发射、卫星制造、私人空间站、太空旅游、太空飞机等众多领域。

    说米国是航天大国,并没有说错。

    毕竟这些公司,随便哪一家拿出来,可以说都比地球上绝大部分的国家的航天实力要强了。

    而如今,他们大概也准备复刻这种模式了,这也算是摸着老对手过河。

    只不过未来的效果如何,暂时来说谁也不知道。

    对于徐川来说,他参加今天下午这场招标会,主要是抱着看一看国内航天领域各大企业实力来的。

    不可否认大功率的电推进系统对于传统化石燃料运载火箭是一种降维性的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化石燃料推进系统就没有了自己的优势。

    比如运载负荷。

    500KN的推力在电推进体系中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夸张的数字了,但放到传统的化石燃料火箭上,这个数字只能说可能连那些重型运载火箭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够。

    比如前几个月NASA航天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SpaceX公司的BFR重型运载火箭,其起飞重量高达7400吨。

    尽管起飞重量和推力之间的单位没法直接换算,但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重型运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