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西岭连云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西岭连云堡 (第3/3页)

岳则手搭凉棚,望着明玄所说的百泉之地:

    只见缓和的山丘内外,铺满了鲜美的草地,每隔一段就有民户田野,“高孔目,此地周围数十里,泉眼极多,都是源自阁川和山谷,四季不会干涸,所以叫做百泉。”高岳看着点点头,然后说到,“按照法师所说,这里的民居田地却有些少啊!”

    “正是,利用还不到十分之一。”说完,明玄又指着西边一处山岗上的仓廪,说那便是盐仓,行营的食盐全都运到此处储藏。之前马镇西曾于此和西蕃大军恶战而败绩。“

    “食盐乃是军队的根本,居然将仓廪摆设在州城外三四十里处,如有敌袭,应变不及,未免太托大。”高岳觉得这样的布置实在不合理。

    随后,明玄和尚顺着百泉往北方指去,说百泉的暗水,一直可通到州城北面的共池湖,这里可算是整个泾州农地最菁华的地带,高孔目如果想要军屯,此地要最加留意。

    “可是若在此军屯的话,西蕃来袭,又该注意什么地方呢?”高岳想着,便从行囊书笥当中抽出了段秀实赠予他的《安西行营军界掌故图》,展开细看了番,而后凝目望去,果然按照地图所绘,在百泉和盐仓西南处,在山岭和阁川间,矗立着座高绝入云的山堡,三面悬崖,临水一面乃是高原,“连云堡......”

    “明玄法师,前方可是连云堡?”

    “正是,连云堡扼守州西的冲要之地,在堡上四境之地尽收眼底,向来是泾原的斥候之所。”

    “其上戍守有多少人?”高岳便问那些靠在树边休息的安西军卒。

    得到的回答是,连云堡上有所烽铺,内里大约戍守五十名士卒,十张弓,“有些少啊......”高岳心念道。

    然后他看看横亘在连云堡和百泉西北处的绵延青石岭,细细揣摩着《掌故图》,对安西军卒说“今日到此为止,现在去盐仓,我有文牒,可去那里每人领取食盐,今晚便宿于阿兰陀寺中。”

    “哦!”三十名军卒听说有食盐当津贴,各个高兴地举拳应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