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三十二·八卦都传到尚书府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后记三十二·八卦都传到尚书府了 (第2/3页)

衍在解碧玉腰牌的同时,突然又问道,“这块碧玉,是自己收着,还是要还给学会?”

    吕概被逗笑了:“自己收着,刻有阁下的名字呢。”

    新的芙蓉学士腰牌,通体为粉红色极品独山玉打造。就算啥都不雕,只凭这块玉材就价值不菲。

    玉佩图案是早就提前雕好的,工匠昨晚连夜把谢衍的名字和编号刻上。

    粉红色的芙蓉学士玉佩这么一挂,谢衍感觉自己又帅了几分,然后朝着台下端正作揖,只可惜帽子戴歪了而不自知。

    重新回到台下,前几排的学者纷纷出言祝贺。

    老会长调侃道:“我三十七岁才是芙蓉学士,可跟你比不得啊。”

    “我运气好,遇到一位惜才的老会长。”谢衍顺口拍马屁。

    老会长哈哈笑道:“你这奉承话,我却爱听得很。我家住在江左村,那里已是伊川县地界,不嫌路远你可多来坐坐。”

    谢衍说道:“一定登门求教。”

    昨天拿出天平,今天就升芙蓉学士,肯定跟老会长有关,否则速度不可能这么快。

    而且,老会长还留下家宅地址,表示随时欢迎谢衍登门。

    这位老先生挺会挑地方的,江左村的名字来源于唐高宗。唐高宗途经该地的时候,说了一句“江左风景不过如是”。

    听其村名,就知道风光秀丽。

    物理、化学等分会会长,陆陆续续上台发言。

    老会长懒得听他们讲什么,问道:“你以后主攻物理还是化学?”

    谢衍说道:“必须选一个吗?”

    老会长说:“你当然可以什么都研究,数学、天文、地理这些一起搞都行。但人的精力终归有限,能先选定一个主方向最好。”

    “那晚辈选物理吧。”谢衍随便说了一个。

    老会长摇头笑笑:“我还以为你要选化学。”

    “都可以。”谢衍说道。

    闲聊之间,临时大会结束,谢衍又收到十多张名刺。

    名刺就是古代的名片,多用红纸书写。喜欢玩复古的,也可以用竹片、木片来制作。

    更正式的则属于门状、名状,主要用于登门拜访贵人,一般使用红纸金字书写,但用绫罗锦缎来制作的都有。“投名状”这个词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谢衍小心翼翼把名刺收好,这玩意儿他昨天收到上百张,就连一些学生都给他递名片。

    朱世镕把谢衍喊住:“朝宗,你住太学还是自己租房?”

    “租房吧。”谢衍说道。

    一直住在陈尚书家里不方便,主要是距离学校路程太远,每天都需要坐车到太学上课。

    他也不想住在太学宿舍,否则根本别想清净,每天不知有多少师生来串门。

    最好的办法,是在附郭或近郊租住民房。

    朱世镕笑道:“我带你去看房子。附郭街区全是楼房,尤其这几十年新建的,皆为一些六层高楼。一栋楼里住几十家,人多眼杂极不方便。近郊的房子最好,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院落。”

    “租金很贵吧?”谢衍问道。

    朱世镕说:“你住进去,肯定可以打折,房主聪明着呢。哈哈,你要是只住一两年,而且住进去的仆从不多,房主不但免费还提供伙食。”

    谢衍惊讶道:“我的名气这么管用?”

    朱世镕道:“比你想象中更值钱。十七岁的芙蓉学士,他们能把你当菩萨供起来。”

    “那可要付租金才行。”谢衍知道便宜不是白占的。

    朱世镕赞许道:“难得你知此理。”

    朱世镕带谢衍去的地方,叫做“北圪垱村”,此时属于龙门乡龙门镇地界。位于后世的龙门镇、诸葛镇之间,大概在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小学附近。

    半路上,朱世镕介绍道:“房主是陇西郡王(李彦仙)的后人。陇西郡王的后代分为四支,主宗住在洛阳城内,一支回了陇西老家,一支远迁去高昌城,一支住在洛阳南郊龙门镇。”

    “一支城内,一支城外?”谢衍颇为疑惑。

    朱世镕低声说:“分家的时候闹翻了,第三代嫡长子的吃相太难看。不过也因祸得福,住在城内的主宗,几年前参与政变被诛杀、坐牢、流放百余人。由于分家分得彻底,城外的李氏分支没受影响,反而借此自称是李氏主宗。”

    马车驶入北圪垱村地界,朱世镕说:“整个北圪垱村,还有南边的刁窑村,两村土地全都是李家的。村民要么是李氏后人,要么就是李家的佃户或雇工。”

    谢衍听得咋舌,心想土地兼并果然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