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文坛大会风雨欲来 (第2/3页)
道:“这二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辛苦冯老兄替我向云间缙绅们解释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吧?先以田税为抵押向朝廷借钱,等到还钱的时候,先赖着就是了。
反正是公家的银子,朝廷那边还能谁会为了公家银子,较真到底?
实在抵不过去,就拖着说分期偿还,比如十年为期。等到十年后,这点银子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大明又不是大清,收不上税就直接砍头。甭管怎样,先把朝廷资金弄到手再说。
冯家在松江府也是狗大户,与其他大户多有联姻,而且冯时可本人性格大方、交游广阔,很有人脉。
所以先前林大官人搞定周巡抚后,就委托冯二老爷帮忙在松江府展开游说工作。
冯时可又道:“你提出的那个吴淞江通商航行四条,很多人确实很感兴趣,都询问能否加入新吴会社,需要掏多少银子?”
林大官人答道:“我不收银子,只收土地。如果对我林某人有信心,想要加入新吴会社,就拿土地来换。”
“怎么个章程?”冯时可又问。
林大官人解释说:“工程的规划路线大致告诉你们了,八十里工程使用面积按一万亩算。
新吴会社会拿出百分之五十股份,折算到这一万亩上面。
也就是说,沿途每二百亩地可以换取新吴会社百分之一股份。
对这件事感兴趣,又对我这个人有信心的话,不妨拿地来试试看。
你们这些大户的财产都在土地上,是不是太单调了?不妨多增加一种财产形式。
对你们这些松江府大户来说,几百亩地不算太多吧?完全赌得起。”
林大官人的核心意思就是,尽可能多拉拢一些松江府本土士绅上贼船,形成共同利益体,以减少工程阻力,并且后期共同抵抗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冯时可没有做出评价,只说:“这些话我会传回松江府,我相信会有些人动心。”
说到这里,冯二老爷忽然笑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林泰来这手法,有点空手套白狼并且两头吃的意思。
一方面,拿着吴淞江通商航行四条勾引本地缙绅大户,那四条如果成真,谁不眼馋?
另一方面,等到以后,林泰来则又可以仗着本地缙绅的势力,逼着巡抚或者官府执行这四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林泰来个人信用的基础上。只有当别人相信林泰来这个人能成事,才会加入进来。
从这个角度看,不得不承认,林泰来这几年不停搞事,还总是搞大事,关键还总是成功,终于把个人信用建起来了。
总会有人相信,林泰来这次还会成功的,这也是时运的一种。
谈话完毕,林泰来开始挽留说:“这么多年来,我是复古派文敌,你是复古派死忠吗,你我相见总是偷偷摸摸。
难得今天可以光明正大会面,就不要走了,住在我们林府!”
冯时可却道:“等等,先不说这个,我们还没谈完。”
“还有什么事情?”林大官人疑惑的说。
冯时可答道:“正事是文坛大会,一个字还没谈!”
林泰来不以为意的说:“文坛大会有什么可谈的,有手就能办好的事情!让王弇州公只管过来就行!”
冯时可叹口气说:“虽然我奉了弇州公之命来接洽,但要说的问题真不在弇州公这边。
据我所知,参加这次文坛大会的名流,只怕要比过去几年都多,可谓是空前齐整。”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说:“都在意料之中,这又怎么了?”
要知道,他帮王老盟主发出的英雄帖里面,可是非常明显的暗示了“退位”的意思。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有些本来不想舟车劳顿参加文坛大会的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若有文坛“易主”的可能,想来看热闹或者掺乎一下的人,那可就多了。
冯时可提醒说:“来的人越多,情况就会越复杂,事情就越难办,常理如此。
更别说这次来的人,很多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只会让局势更失控。”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伱说的都对,这又怎么了?”
冯时可没好气的说:“都这时候了,你还在装什么傻?
难道你不明白,你最近的表现过于高调了,又是公然夺取苏州文坛领袖,又是代替弇州公发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