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封战报 (第2/3页)
也难以决定。
就在这时,骆参将将最新战报送了过来,李大将看到,林经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又成功杀敌一万余,并且克复朝鲜国蟒飞蛇兴之地,又彻底封死了加藤清正退路,顿时就受了巨大刺激。
“明日离开开城,携带干粮继续南下,你做先锋!”李如松对猛将查大受下令说。
战报向北则沿着成熟的路径,经过平安道、辽东镇等处,一直送达京师。
此时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京师今年的冬季比大多数往年都要寒冷,许多大臣都生了病。
有的人生病,除了亲朋好友之外并没多少人关注。
有的人生病,那就是万众瞩目,比如吏部尚书王世贞。
自从入冬以来,王天官就开始生病,最近已经卧床不起半个多月了。
所有人都感觉,王天官这日子不多了,不仅仅指的是肉体生命,更是政治生命。
即便王天官的肉体还能苟延残喘,但如果久病不起,不能正常视事的话,按惯例是要上疏辞职的。
不然的话,就会遭到清议抨击,被更加激烈的弹劾为贪恋权位、影响国事。
在这种政治环境里,王天官如果长期卧床,那这个吏部尚书就非常可能当不下去了。
除非特别被皇帝欣赏,即便常年卧床不起,也会被皇帝一再强行慰留。
更别说,王天官本身健康状况就不佳,熟悉王天官的人都知道,从六七年前开始,王天官就很虚弱了。
而近两年,大概也是因为出任吏部尚书的刺激,这才“回光返照”了一下。
当最后的潜能耗尽,身体状况就非常不好说了。
无论怎么看,吏部尚书大概率要换人了,这可能是朝廷里仅次于换首辅的人事变动。
所以私下里很多官员都在盘算和议论,下一任天官将会是谁了。
大明文官政治运行到万历中期时,已经非常成熟了,几乎每个高层职位的选拔都有对应规则。
只要没有皇帝或者林泰来这种变数,熟谙官场规则的人,往往就能提前猜出个大体范围。
比如吏部尚书的人选,往往来自其他各部尚书里资历最老的人,这是优先级别最高的候选人。
现任王天官能上任,就得益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和南京刑部尚书这两个条件。
但是细看如今的各部尚书们,熟谙规则的人发现,这次新吏部尚书可能要难产了。
户部尚书于慎行、刑部尚书陈于陛都是隆庆二年进士,今年还不到五十岁,这资历怎么能当吏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由阁老李春兼任,这更不可能当吏部尚书。
兵部尚书叶梦熊虽然是嘉靖朝老进士,但先前在地方当巡抚,至今才入朝一年,这资格也完全无法服众。
结果众人发现,工部尚书衷贞吉反而比其他尚书似乎条件更好,毕竟衷尚书乃是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这资历足够老。
但是让六部末尾的工部尚书直接进位吏部尚书,所有人都觉怪怪的,有点匪夷所思。
有一定竞争天官资格的官职还有吏部左侍郎,但现任左侍郎刘虞夔才四十岁,这岁数当吏部尚书更是扯淡。
另外还有个用人途径,就是选拔南京尚书来当吏部尚书。
但这个选择让京师官员感到没面子,王天官就是从南京选拔过来的,如果下任还是从南京选拔,岂不说明京师无人么?
于是官员们盘算和议论了半天,发现如果按照规则,可能没什么众望所归的合适人选担当下任吏部尚书。
此时另一种声音出现了,可以破例将左都御史孙丕扬迁为吏部尚书。
在正常规则中,总宪不能迁为天官,以避免利用监察大权夺位的嫌疑,除非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
这次不少人就认为,应该特事特办,毕竟孙丕扬是如今朝廷中资历最老的进士,其他又没有合适人选。
而且两个月前孙丕扬刚从刑部尚书位置上迁为左都御史,在总宪位置上还没坐热。
在这种背景下,当咸兴府大捷的战报传到京师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