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5章 方若兰的舅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15章 方若兰的舅父 (第3/3页)

连渔船都看不到踪影,苏泽只能在泉州附近的小港口靠岸,再将礼物拉到货车上进泉州城。

    靠近泉州城,看到高耸的城墙,苏泽更是感慨这座名城的凋敝。

    福州港的兴起,也是泉州没落的原因之一,明廷指定福建朝贡贸易的港口是福州港,所有入贡的船只都要在福州港靠岸,从唐宋以来就设立的市舶司从泉州迁往了福州,泉州就失去了官方通航的权利。

    而距离泉州不远的漳州月港,又靠着走私贸易如火如荼。

    而后隆庆开关之后,明廷也选择在月港开关,更是让月港超越福州港,成为福建最大的港口。

    一南一北的挤压下,连走私船都不愿意走泉州港了。

    港口贸易的衰落,也让泉州日益凋敝,苏泽走在唐宋时期铺设的石板路上,坑坑洼洼的道路根本没钱修葺,拉货物的车都要颠簸的散架了。

    但是泉州城内的古建筑极多,苏泽看到了唐代风格的佛寺,闽南风格的妈祖庙,甚至还看到了不少异域风情的建筑。

    以苏泽的【宗教知识】,辨认出这其中还有景教、摩尼教的寺院,果然泉州曾经是中国对外最重要的港口。

    不过虽然港口贸易衰落了,泉州商业依然非常发达,这里沿袭了宋代的风貌,沿街的屋子几乎都是商铺,这些商铺还将商品放到门口贩售,导致原本就拥挤的石街更是水泄不通。

    唐之前几乎所有的商业都要在划定的“市”内进行,等到了宋代商品贸易繁荣,出现了“街铺”,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所有街道都是做买卖的商铺。

    但是到了明代,商品经济相比宋代反而倒退了一些,在南平和福州都是类似于商业街的模式。

    就是一条主干道是商铺,或者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一条专门的街市。

    泉州还是承袭了宋代的“街铺”形式,而且和南平不同,泉州的富人更愿意住在方便的城内,而不是和南平那样乡绅都住在城外。

    李夫人娘家祖上也曾经阔过,要不然也不会供方若兰的舅舅读书。

    这些年方家李家发达之后,李家的老宅子也重新修葺过,苏泽在方爱竹的引导下走进一个巷子,门房通报见到是未来姑爷来访,立刻将苏泽引进了屋子里。

    因为大部分有钱人都挤在城里,所以泉州富贵人家的门脸也都不大,不过进门之后苏泽发现,李家宅子其实并不小,只是藏在这闹市区中,从高墙中看不到里面的乾坤。

    自己真的是攀上富婆了,要是后世能在闹市区有这么一栋别墅,那也是顶尖的富贵人家了。

    苏泽一边想着,一边走进前厅,李家竟然还在前后两进房子之间建造了一座精巧的花园。

    苏泽继续向会客的正堂走去,却听到了正堂内李夫人的声音。

    “你说你不要继续科举,也就罢了!如今你姐夫给你谋得国子监职位都辞了!李贽,你是要干嘛!明日将这祖产也变卖了如何?”

    苏泽脖子一缩,方爱竹听到李夫人这般咆哮也吓得一哆嗦,两人就停在了正堂边上。

    一个中年男人说道:“阿姐,我实在受不了国子监那帮腐儒,我想要游学四方,精进学问。”

    “游学?你不读书进学也就罢了!家族的产业你也不打点,全部都扔给我,街坊都说我惦念祖产!”

    中年男人嬉皮笑脸的说道:“家里一直都是阿姐执掌的,这些人乱嚼舌根,阿姐不要和他们计较,这些年家里产业愈发兴旺,这不都是阿姐的功劳。”

    “屁!那是你姐夫官越做越大的功劳!”

    “是极,是极!”

    “你不肯进学,也不肯管家,你姐夫写信让你去苏州帮他筹办钞关,你也不愿意去。”

    “我哪里懂得钞关那些东西啊,我去了也不能帮忙,要我说,过了年我那未来甥婿不是要去国子监报道吗?那国子监也没什么好学的,让他去给姐夫帮忙不更好吗?”

    苏泽知道这和李夫人说话人的身份了,他就是方若兰经常提及的舅舅李贽。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