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打压对手】(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44章 【打压对手】(求月票!) (第1/3页)

    六月中旬,回到香港的林志超,立马安排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各总经理、副总经理轮番去英国展览会进行考察。因为展览会有几个月时间,所以足够学到很多。

    在这一点上,林志超做到足够的放权、信任、培养,因为他知道自己事业繁多,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更重要的是,培养手下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才是一个企业家更应该做的。

    林志超也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他依旧是每一家公司的支柱。哪怕是对于塑胶这个产业,林志超一直坚持是阅读欧美塑胶杂志,从中寻找突破和机会。

    这天。

    林志超来到长江塑胶厂,手里拿着一本杂志。

    陶德荣迎了上来,问候道:“老板!”

    林志超随即说道:“让你挑选的人,准备好了没有?”

    陶德荣点点头,说道:“准备好了,都是非常厉害的技术人员,一共是4名。”

    林志超说道:“让他们来会议室,我们开个会,你也来。”

    “好的”

    不一会,林志超要的人纷纷来到会议室,向林志问好。

    “好,我们就正式开会。”

    林志超将手中的杂志,递给陶德荣,并说道:“这是一本美国的塑胶杂志《Modern Plastics》,你最近看了没有?”

    陶德荣马上点点头,说道:“看过了!这一期说是美国塑胶产业发明一部机器,可把模内未成形的胶管注入压缩空气制成‘胶樽’(塑胶瓶),售价高达2万港纸。老板是想我们自己搞这样的机器嘛?”

    作为总经理,他压力山大,海外塑胶杂志必须看,蹩脚的英文也开始学会贯通了。

    林志超看了他一眼,说道:“怎么,伱难道没有信心?”

    陶德荣连忙说道:“有信心,我们一定弄出来!”

    在老板的眼神下,他岂敢说有难度,或者说不行。

    更何况,老板曾经改良过自动拉链机器、研发过自动拉头冲压机,所以他信心很足。

    既然老板的信心足,他要是没有信心,怕是就难胜任总经理了。

    步调不一致的手下,老板怎么会留呢!

    林志超这才点点头,然后认真说道:“美国人说2万港币,我也不是买不起这样的机器,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进口不了这样的机器。实际上,这样的机器我认为没有太大的难度,机器简陋一点没有关系,只要能生产出胶樽,我们就可以在工艺上领先同业。你们要是能率先搞出来,年终奖每人加三个月的粮。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会议室的几人立马信心十足的说道。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长江塑胶厂是有大学生的,虽然是内地的大学,但好歹也是真材实料。这些有知识的人才,都是专业的技术人才,林志超斥巨资培养他们,并给予中高层领导的薪资水平,以此留住人才。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技术工都是高学历人才,很多都是学历普通,但拥有很好的技术,一样享受高薪。

    “那我就不参加研发,我现在事情多了。”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搞出来。”

    待林志超离开后,有技术员小心的问道:“总经理,老板以前也是技术人员出身嘛?”

    他实在好奇,因为在他看来,林志超不应该还懂技术,事业那么大呢!

    陶德荣一副教育的口吻说道:“阿达,倘若老板能加入进来,成功的希望是百分之一百二,而且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听好了你们,全球首台改良自动拉链排米机,至少有老板的一半功劳,还有那个拉头自动冲压机。不然你们以为,长江拉链凭什么有资格成为世界拉链大品牌。”

    讲讲也好,让这些人不要小窥长江工业集团,这家公司可是靠技术发展起来的。

    “难怪老板如此有信心,看来我们得努力了!”

    “加班加点也得尽快搞出来。”

    一时间,几人纷纷立下军令状。

    另外一边,离开的林志超,一边走在长江工业的园区内,一边在思考塑胶产业。

    过段时间,陶德荣也要去伦敦考察,高层是轮流去的。

    回来后,也要开始筹备‘长江玩具’,并开始设计塑胶制品洋娃娃。

    一开始,这个洋娃娃肯定就是真‘娃娃’,没有衣服和头发(头发画上去),和市场上的洋娃娃(进口)没有什么区别。

    时机成熟,再考虑芭比、莉莉类洋娃娃,有假发、有衣服,偏成年等。

    总之,最近两年慢慢推进,积累技术。

    李家成兴奋的拿着《Modern Plastics》杂志来到长和塑胶厂,他仿佛发现一个重大的商机,此时心情非常的兴奋。

    他开长和塑胶厂已经一年时间了,经营可谓凄凄惨惨戚戚,开厂没多久,就遇到麻烦——原材料上涨,后来更是进口不到原材料,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才能搞到原材料。

    比如上半年市场有贸易行出售塑胶原材料,价格虽然要3.2港币每磅,李家成依旧选择购入一部分,因为这就是行情价。哪怕是进口一些成品塑胶勺和碗,重新去融,成本价也差不多。

    与此同时,由于长和塑胶厂的工人素质堪忧、设备老旧,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低价推销给老头老太太,大商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