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圈养超人】 (第3/3页)
菜娃娃;届时,长江实业又将代工椰菜娃娃,利润增加。与此同时,林志超打算发展漫画产业,打造属于香港的IP,带动香港的专利玩具。
柯严平认真的点点头,说道:“是,老板。台岛那边倒是可以开设分店了,新加坡有我们一家分店,还可以开设第二家分店代工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优良的管理制度和品控.”
林志超笑着说道:“这我就放心了!”
以前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就希望奥黛丽玩具公司在日本代工一部分,理所当然被里奇否决掉;第一是双方合作多年,没有出现问题;第二是里奇知道,他要是敢这样做,老板奥黛丽第二天就得炒他鱿鱼。
奥黛丽玩具公司,真正的权利依旧在创始人手中,拥有着51%的股权;而且还有9%的股权,在二股东长江玩具手里。
当然,这几年美国商务部官员没有那种想法了,毕竟日本经济已经不需要扶持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在五十年代末,就已经彻底改变对香港的想法;六十年代的香港,甚至已经成为美国军队的后勤基地,湾仔还是美国大兵的休憩基地,美国人也在利用香港。
正因为如此,现在香港很大部分工业产品,都是出口美国。
其它的美的电器、中天钢铁,林志超也总结一下,但并没有强调太多。
至于假发、塑胶花,目前仅剩下一些代理业务和高端产品业务,所以无需理会。
目前来说,拉链和玩具,依旧是长江工业集团支柱产业。
长江塑胶厂倒闭,并不是真的倒闭!如果坚持一下,至少也能一年光阴;但林志超并不想在辞退工人,他担心那样会被敌视,被人挑起矛盾。
所以,本来还能养个1500人的,林志超干脆都取消塑胶花生产;这些工人很多介绍到合作公司,但薪水降低不少,很多直接就失业了,当然长江玩具厂也接收一部分。
而长江塑胶厂依旧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代理香港塑胶花的产品,出售给欧美批发商;这样一来,每年还有两百多万的利润。
与此同时,香港塑胶花也并不是遇到危机,依旧有一千多家工厂;这是因为小厂容易生存,大厂容易倒闭的原因。
好比前世的犹太兄弟工厂,也是1966年就‘破产’,将工厂卖给别人。
大型工厂的薪资待遇较好,因为一不注意,就容易引起罢工,所以但产业走下坡路时,反而是第一个‘倒闭’的。
塑胶花的工厂一般可以转型生产玩具,这是相通的。
长和塑胶厂。
李家成在办公室里算完去年的账务,稍稍露出一丝喜色。
本来,他以为利润要跌很多,没想到连同工厂租金的利润,一共是120万港币;要知道,去年工厂租金也下调了一些,塑胶花更是行情很艰难,按照道理100万都不一定赚得到。
“多亏长江塑胶厂将业务交给我们工厂不少,这差不多得多出30万港币的代工费!”李家成顿时露出感激的神色。
原来,长江塑胶厂至少分出去300万港币的塑胶花加工费利润,林云初的工厂分得较多,大概有20%,李家成也分担了10%,其余都让顺德同乡。
分给李家成,是林志超打算提携他,毕竟现在的李家成不可能是他的竞争对手,再加上李家成的工厂质量有保证。
“这样一来,我手里大概有300万港币的资金,如今观塘的工厂地皮只需要40~50港币,我要再投资一幢工厂大厦。”李家成思考着问题。
如今投资一幢工厂大厦,可能只需要200万出头。李家成依旧看好香港地产,打算再投资一幢工业大厦。
地产下跌,他觉得正是一个机会!
李家成也布局好未来的规划,那就是进入地产业。虽然他的资金在修建两幢工业大厦后,预计只剩下100万,但毕竟工厂和大厦还可以给他带来稳定的利润。
而他虽然已经预料到塑胶花必将不再流行,但他的塑胶工厂还在生产玩具等塑胶制品。
总体来讲,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
实际上,林志超也一直关注这李家成,他得知李家成的工厂规模,就可以推算多少利润,毕竟都是同行。
按照林志超的想法,李家成截止1967年,最多也就是两座工厂大厦,以及1~2个小地盘;这样的规模发展至1972年,怕是能上市就不错了。
而且在七十年代,林志超还会抢他前世的机缘,比如华人行大厦、美高公司(希尔顿酒店)、赛西湖等,所以丝毫不担心他成长起来。
林志超好比是在圈养李家成,允许他成为发展起来,但会进行控制,不能影响到他的布局。
这次将塑胶花代工交给他不少,也是希望他不要从此一蹶不振,将来在十大地产商中,看不到他;无疑,那样的香港,也不是林志超希望看到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