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 【竞争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4章 【竞争力】 (第2/3页)

个数据其实比明年的450亿交易量(会更高)还牛一些。

    这是因为,香港的上市公司目前还非常少,大概100家出头。而明年香港的上市公司,怕是将突破200家。

    今年的股票少,但是香港钱多,呈现出‘钱找股票’的程度。

    林志超说道:“没关系,影响不会太大的,现在市场正火爆!”

    陈志远说道:“好的,我马上去安排。”

    当初投资3000万抄底,如今已经变成2.6亿,足足翻了八倍多;

    而恒生指数,才翻了6倍多(60~390点)。

    做做高抛低吸,还是非常赚钱,再加上林志超的选股都非常不错。

    “老板,怡和洋行在中环开设了一家叫做‘OK’的便利店,同样是拿的美国便利店品牌的区域代理权。”零售部门经理林绍东,汇报一个消息。

    林志超有些意外,前世亚洲最早的便利店是日本在1973年加盟的7-11便利店,而香港是八十年代初才有怡和经营7-11便利店,这个OK便利店好像是‘利丰集团’代理的。

    这一世,长江实业集团在1969年便开设四家便利店,随后每年以4~5五家的开店速度进行,如今拥有13家7-11便利店,每一家门店的生意都很好,因为选址都非常好。

    “这是怡和洋行眼红啊!”

    林绍东点点头,随即说道:“怡和洋行在批发零售、贸易领域.等领域,拥有丰厚的经验,如今他们眼红我们的便利店生意,便成为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得不重视啊!”

    怡和洋行在零售领域,本来就拥有丰富的经验;而在货品的供应链,又有一定的优势;确实是,最难缠的对手。

    当然,7-11便利店也不是没有优势,毕竟先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是非常巨大的优势;更何况,7-11便利店融合了很多林志超的经验,各方面都是极其优秀的。

    为什么三年时间只有13家呢,并不是林志超不敢冒险,而是他追求的‘精益求精’,务求每一家门店的选址、货品、服务等,都做到极致。

    正因为如此,如今十三家门店的营业额是非常高的,没有一家门店是马马虎虎。

    当然,由于香港经济的发展水平,林志超也是特意想通过缓慢的开店速度,来考虑经济水平的影响。毕竟便利店只能开在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好比前世的北上广深,便是便利店‘兵家必争之地’。

    林志超思考一番后,说道:“你有什么策略和应对方案?”

    他心里有些想法,但他现在习惯当企业发展一定程度后,他逐渐放权给手下。7-11便利店早期的筹建,林志超参与度非常高,最近一年多已经减少干预了。

    林绍东认真的说道:“我们7-11便利店已经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而OK便利店才刚刚开始,所以我建议提高开店的速度。每一年,开店的速度至少提升一倍,以8~10家的速度发展。”

    林志超说道:“只是这样一来,就得考虑周边经济的水平,毕竟便利店适合在大都市、不夜城之类的地方开设。每年开8~10家,有很大几率有亏损的门店。”

    林绍东说道:“确实有可能亏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一年过后进行关闭,说明选址出现问题。”

    林志超点点头,这一点他倒是认同,便利店如果不赚钱,那么不赚钱的这一家要尽快结束,说明周边的消费水平不高。

    “这样,每年开设6~8家的速度,先这样尝试,这个速度怡和绝对达不到。除此之外,要和日本7-11便利店进行联动,晚点我和安藤百福沟通一下。”

    和日本的7-11联动,至少能有货品的一个渠道,一些日本产品还是非常不错的。与此同时,双方也可以坐在一起互相学习。

    “好的”

    林绍东顿时斗志昂扬,他的竞争对手是怡和洋行,这不由得让人兴奋。

    在香港,能和洋行较量的华资,也只有老板了。

    接着,林志超又说道:“在和OK便利店竞争的同时,你们零售部门要筹备一家超级市场——大润发超级市场,增加我们的零售底蕴,以及和牛奶公司的惠康展开竞争。在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招募零售人才加盟,以及和恒昌、利丰等贸易公司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

    林绍东露出喜色,老板这是大出击了!

    “好的,双线作战我们也没有问题,晚点我拿出‘大润发超级市场’的筹备方案给您!”

    “嗯,不要怕,我们也有多年的零售经验,资金就更无须担心了。”

    “是,老板!”

    其它华资企业还在盯着地产的时候,林志超已经让长江实业集团朝着‘综合类企业’发展,这就是他的眼光和经验、实力的象征。

    在超级市场、便利店等零售领域的经验和眼光,林志超本人也算得上人才级别,自然不会畏惧英资洋行。

    就拿便利店来说,林志超领导的7-11便利店,一定是香港便利店领域的绝对王者;更重要的是,香港7-11便利店就是去日本,也算得上管理最好的便利店。

    之所以不进入日本,而是让日清去做,是因为林志超深知,这种方案是最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