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全球化战略】 (第3/3页)
该拿什么回报给我们呢?”
他还是保守了,这个项目能赚上亿。
林志超说道:“能帮我们进军加拿大,不碍事,多一个人赚钱而已,今年长实集团会有很多好项目。”
原来如此!
老板已经开始展望全球商业版图,这份眼光真是长远,三人再无疑问。
确实,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是长实集团进军加拿大的最好桥梁,所以林志超愿意在香港让他们赚到钱;从去年合作的财务公司,到如今的合作地产项目,都能让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在香港站稳脚步,并赚到钱。
那么作为回馈,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以后也会让长实集团在加拿大站稳脚步。
从今年开始,长实集团就得考虑在继续投资香港的同时,还得展望北美。
接着,林志超说道:“拿下这个瘦西湖项目之后,我们要继续购买地盘,包括换地权益书,增加土地储备。”
“好的,老板!”
事实上,长实集团现在处于有资金实力,但没有收购大项目的渠道。这个瘦西湖勉强算一个,差不多价值在8000~9000万港币。
也不能说没有大项目渠道,毕竟去年也花了5.5亿收购项目,但其中包括三亿港币收购长江广场地盘(金钟)。
三个手下离开后,林志超也开始思考。
今年长江实业,是不是也应该参与到投资曼哈顿写字楼当中去,不过当然的联合环球集团,双方共同成立一个投资企业。
石油危机对美国影响很大,所以曼哈顿这两年的写字楼,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当然,投资的主体,还得是环球集团,而非长实集团,这是根据资金实力来决定的。长实集团依旧要以香港为基地,海外投资暂时只是涉猎。
长实集团的全球化战略,需要一步步来,毕竟他现在是上市公司。
月底,长实集团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合组公司,以8500万港币拿下瘦西湖地盘,占地面积为86.4万平方尺。
当然,占地面积虽然大,实际上可开发的面积并不大。长实集团打算在这幅土地10%的面积上,修建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大约1000个1200~1700平方尺的高级住宅。其它90%的面积,则修建一个游乐场和景区、公共区域,长期收租(门票)。
虽然目前北角的住宅也就150港币每平方尺,150万平方尺的楼面,也就2亿多;这样下来,看起来只有很普通的利润。
但林志超知道,待到这个项目销售时(1977年),住宅价格能涨至260港币以上。整个工程下来,利润绝对是上亿港币。
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那些有实力的地产公司,也开始蠢蠢欲动。
这天。
林志超、李兆基、郭德胜、郑裕桐就在一家高档饭店聚会,四人应该是象征着目前香港地产的四大家族。
虽然林志超的财富远超诸人,但他平易近人、乐于帮人,李兆基、郭德胜、郑裕桐都受过他的帮助。
至于另外一个李家成,此时还没有资格参加今天这样的大地产商聚会。
而像是合和地产、恒隆地产、大昌地产、嘉年地产等,都在大股灾、石油危机中,遭遇到一些麻烦。
合和地产,股票跌幅高达97%(最差的时候),自股灾后便无法集资、贷款,甚至连住宅都深受唾弃,短时间恢复不过来的,更不要说抄底。
恒隆地产,1973年以1.3亿港币代价收购邵氏两幢物业,而物业还得1973年底交付,故而资金被固定,也措施1974~1975年的抄底。
大昌地产,上市集资最多的地产公司之一,却参与炒股,交换股票、合资等,陈德泰受早年的影响,没有魄力单独完成大项目,只能依赖英资洋行身上(和记、太古),故已经不足为虑。
嘉年地产,冯国珍早年也是地产强人,上市集资也规模巨大,但集资过后去投资马来西亚的一个十亿大项目,但石油危机来临,东南亚投资比香港还跌得过,包括和记都在东南亚损失惨重。
席间。
李兆基说道:“大家对于沙田填海项目,有没有合作的兴趣?”
沙田位于新界,和九龙本来是有一山之隔,但现在狮子山隧道开通,那么这一山之隔就毫无意义;故此,沙田的物业价值,和荃湾差不多是一个等级。
政府今年放出风声,将为沙田填海项目招标,目的是打造新市镇,而又不需要出资太多。地产公司填海之后,会获得一部分地皮,其余则要交给港府。
标价也就两三千万的样子,但填海的代价巨大,故李兆基提出合作,也是情理之中。
林志超爽快的说道:“这个项目还是很不错的,我长实集团愿意入股,正好我免得花精力,坐一下李生的顺风车。”
李兆基大喜,他心中还担心长实集团不肯合作,想单独投标,届时必定是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呢!
“林生看得起在下,我非常愿意当这个项目的领头人!郭生、郑生,你们如何想,加入进来,四家各25%股份。”
郭德胜和郑裕桐欣然答应,随后大家便达成口头协议。
这样一来,象征着香港新的‘四大家族’已经出现。
可能唯一的争议就是,林志超到底算不算四大家族,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实力太超前了。
当然,如果仅以上市公司资产来说,那么也就一切情理之中。长实集团虽然市值高,但不算很离谱。
沙田项目需要明年才招标,所以四人也就是先暂定下来,就闲聊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