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2/3页)
、谈论国内的事情,天真地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之中。即便是传言中的凯旋日期已到,而实际上并未走成,他们也不气馁,总是幻想着。等这次警戒任务完成后……等这次讨伐结束后……一次又一次地延长传言中的凯旋日期,无限期地盼望着早日回国。这种锲而不舍的渴望就像牛的垂涎一样,黏黏糊糊地一直不断。他们已多次被这种谎言欺骗,但却不恼不怒,继续等待下一个传言。
攻下汉口后,心想这回真能回国了,传言也是有鼻子有眼,令人深信不疑。可等来等去,连点回国的动静都没有。后备兵们悲观起来,但仍坚持自己的判断:一月份,不,二月份肯定回国。不时传来大阪的部队来接替我们,去北满警备等消息,这些更使他们确信回国有望。
到了二月,接到的是开赴前线的消息。按说,面对现实,他们不应再相信传言,可他们仍然执迷不悟。尽管如此,他们并未忘掉战争,只要一上战场,他们就会将一切置之身外,勇敢冲杀。
出发前,大家纷纷理发。将用不着的酒壶、铁锅、脸盆、床板、木柴送给支那的剃头匠充作理发钱。与一次十钱的现金相比,显然他更乐意接受这些实用的东西,我们也愿意将这些带不走的东西代替现金换点支那人的物品或支付工钱。再说这些东西原本就不是我们的,根本不心疼。
我十分敬佩杉山平助的论辩时显示出的理智、自信、博学且大胆的言辞。他说:“支那人缺少激情,不懂得感谢别人。”我对支那人了解不多。
我们在战场已经度过了一年半,但因常常在第一线作战,直接接触支那人的机会很少。即便接触过,也是在战场范围内。支那人对我们怀有恐惧感,不是以真实、自然的表情和态度对待我们,而都是为了求生的讨好和献媚。因此,要看清摸透支那人的特性并非容易。尽管如此,凭我的经历,认为杉山所言极是。支那人意气不扬,似乎没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气概。东洋史中有无数流芳百世的人杰。一位女性的手记中写道:牺牲是崇高的,我们踏着血迹前进,只要手中有枪,就坚持到最后一个人。等等,真是慷慨激昂。也许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考虑这些,普通百姓是没有这种意识的。
年糕盒上写着这么几句话,我不懂其意:
五百年来世上人,见来皆是野狐身,
钟声不破夜半梦,兵六事知无意真。
二月十九日
昨夜的狂风招来了今晨的大雪纷飞。明天就要出发了,只有今天还能读会儿书。一开拔就没有这份时间了,也没有好书可读了。想到此,我格外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如同考试前夕的考生一样,恨不得钻到书里去。说是书,其实是《日本评论》、《新女苑》、《妇女俱乐部》、《活》等杂志类书籍。《日本评论》,我一篇不漏地全部看完。
临近出发,有二事烦心,牙痛和痔疮。
军内俗语中有“屁股痒痒”之说,可我是屁股疼痛。
《活》中收有菊池宽的话:宗教产生的原因之一,是试图将人类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的努力。给父亲和姐姐的信,到底还是没能寄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