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村人身份缘何贵 (第3/3页)
借着前期的赚钱时期,村民努力学习艺术,关于看石头的技术和加工。
到时候从各地收石头,再于村子里进行加工与贩卖。
如此商人需要这种商品,在别处找不到如此正规的场所,自然得跑这里交流和买卖。
这叫落地经济模式,有别于产业链经济模式。
将来村民可以到外面专门开石头店,为文人墨客提供印章、砚台、摆件、饰品等服务。
商人多了,就需要客运火车给一站,顺便卖别的东西。
像房山县那边的,有石头,村民去那里找好的,那里的人也可以找到石头来下山村,住几天交流,搞个扑卖什么的。
“到时会发现,税收不但不减少,反而噌噌向上涨。
用技术优势形成交易市场,因为以后百姓有钱的多了。
加上这条铁路要一直连到太原府,谁还不想路过的时候下来瞧一瞧?
咱应天府那里的墨好,是因为咱那里自然条件适合制墨?
不是的,是很多制墨的高手受战争影响迁徙过去后造成的。
宣城的纸别处能不能做?信不信我在这里做出来一样的纸?还有毛笔。
歙砚好,属于石头好,咱这难道就缺能做砚台的石头?累了,歇会儿!”
铃儿说到此,使劲呼出一口气。
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
周围的其他官员:“……”
“册子上没写呀!”过了十来息,知府一脸幽怨地出声,朝廷发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什么的两个册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内容。
“不会自己学了灵活变通?”朱棣是无奈的表情:“不然三哥为何要央着父皇允许下丘村跟来跑一趟?咱是顺带的。”
说完,他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房大川:“房里长,如今可知晓下丘村与本王等兄弟是什么礼节了吧?
明白朱里长跟咱坐在一起,咱还要表示恭敬的缘由了没?
在应天府皇城,父皇都是礼遇有加。你好好学,将来石头艺术品就指望下山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