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六十二章 顾为经的印象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七百六十二章 顾为经的印象派 (第1/3页)

    唐克斯觉得他手捧着的不光是一幅画,还是一抔阳光、一汪雨水和一阵浓雾。

    印象派是讲究“模糊”的画法。

    就拿莫奈与雷诺阿的很多作品举例,他们画作上的人物与风景往往大量被细碎的笔触隐没在阳光和空气里。

    人物面部五官,风景的细节与阴影半隐半现,朦朦胧胧。

    因此。

    印象派刚刚出现的时候,有收藏家会认为这是一种并不追求艺术技法的绘画风格,乃至早在印象派诞生的几十年前,在透纳的成名后将绘画风格转向刻画“斑驳光影”,作品开始带上些神似后来印象派画家的风情气质之时,也会有一些艺术评论家号称这是一种过分“模糊不清”的画法。

    当时已经成为英国成就最高的色彩大师,也许也能被认为是历史悠久先后诞生了提香、乔尔乔内、丁托莱托等数十位著名艺术家的威尼斯画派在十九世纪的隔代继承人的威廉·透纳面对这样的指控,他微笑的回答——

    “唔,模糊不清?说的好,这正是我从事绘画多年之后,最为擅长的事情。”

    唐克斯从专业的策展人的角度来解读,与其说印象派是一种强调斑驳而模糊的画法,更准确的说,印象派是一种强调氛围感的画法。

    印象派的气质甚至有一点点近似于侦探猫,那位参加本次狮城双年展的特邀插画家,她非常有个人特色的画刀画。

    两者都是刻画精确的氛围胜于追求精确的细节。

    两者都是一种采用厚涂法的情况多过采用薄涂法的情况的画法。

    画刀画是一种看上去入门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想要走到高处,却又极为考校画家绘画功力的画法。

    印象派同样也是。

    红、白、黄、蓝,五颜六色的厚厚的颜料被艺术家手里的画笔亦或画刀在画布纵横纤维间调和为一体。

    调的差则杂乱无章。

    各种颜色彼此冲突,互相挤压。

    调的差则是为“模糊”。

    调和的好则乱中有序。

    笔触与刀触层层叠叠有序的排列在一起,变为了一张拢住画面的大网。

    调的好则是“气氛”。

    优秀的印象派画家往往都拥有着一种天赋——

    他们能够把朦胧风景抽象化,概念化。

    他们从明月之中取出明月,从激流之中抽取激流,从巍峨山峰之间搬走山峰。再把人间的芸芸众生抽象化,概念化,萃取成功者的成功,失意者的失意,神采飞扬的脸上的神采飞扬……

    将这所有的一切,完完全全的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一滴神秘的,类似宗教意义上的超越体验的,充满个人主观气质的灵魂解读,用画笔做为搅拌棒搅拌均匀,最后将这所有被概念化的元素又重新化为了画布上有形有质的色彩与风景。

    听上去不像是画画,而像是在做一种通过古怪的材料和神秘仪轨制造“哲人之石”,从凝固的材料之中升华出生命的炼金实验。

    艺术家从写实走向写意,这般绘画风格的转向本来就带有一种从现实世界走向哲学世界、精神世界的超然气质。

    因此印象派画的好,在抽象写意绘画领域能够走到高处的画家,往往绘画功底一定要比旁人更加好才行。

    若是连什么是明月、激流或者山峰都画不明白,连人物脸上细微的情感都用画笔捕捉不到,解读不出来,那么何谈从明月中捕捉明月,从群山之中搬走山峰?

    一味的想要把它们朦胧的混为一团,那画在画布之上的就不再是精确的气氛,而是模糊的苍白。

    策展人唐克斯把这一“实质——朦胧——实质”的三重转变,称呼为艺术的炼金之术。

    若是用唐代青原行思禅师的东方式的参禅经历做为应照,大致应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再回归为看山还是山的哲学解度。

    莫奈人生经历了父亲的离世、普法战争爆发、作品参加艺术拍卖失败、妻子卡美尔先患病后离世,他经历生活的种种刁难才获得了艺术上的成功。

    梵高在不断的自我折磨和精神疾病的反复反复之中,落在画布间的笔触变得越发激情四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