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章 玩一票大的 (第2/3页)

地才有,所以商贾们只能去本地购买“标准船”,标准船出事了,那就是夔州官府这边的问题,是官府在做担保,这个逻辑也没有问题。

    因为造船的商贾对府衙表示感激,所以他们自愿出来捐赠财帛给官府,这个逻辑同样没有问题。

    因为朝廷需要用钱,所以郑叔清把这些钱,送到长安或者听朝廷指令运到某个地方,这个逻辑就更没有问题了。

    至于夔州本地的标准漕船价格惊人,那就跟夔州府衙没有任何关系了,都是商业行为,买卖自由。

    不买,您可以在夔州继续看风景嘛,又没人逼迫您通关。

    弯弯绕绕的说了一大通,方重勇达成了逻辑闭环。

    郑叔清被震惊得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很久之后,他才有些疑惑的询问道:“这样做,该不会激起民变吧?”

    “不会,造这么多船,本地百姓忙都忙不过来,数钱都数到手软了,谁还会闹事呢。帮着使君看护城池还差不多,谁闹事就是跟全城百姓为敌。”

    “朝廷的相公们,只怕要很多年后,才能体会到使君这么做的苦心。使君的做法,将来一定会有很多人理解的。统一漕船的标准,使其整齐划一,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行船的安全。只要是一样的船,按照规则行船,就不会倾覆也不会搁浅。

    使君以为如何?”

    方重勇侃侃而谈说道,鞭辟入里,就好像真的有这样伟光正与高大上一样。

    郑叔清心中稍安,微微点头询问道:“那万一是朝廷的漕船呢?过夔州江关的朝廷漕船,还挺多的呢。我们也要强制他们换船么?”

    方重勇:“……”

    这位郑刺史想得实在是太多了。吃一吃商贾们的红利就可以了,难道还想把这一套操作用到朝廷身上?

    “使君,还有件事。”

    方重勇面色一正说道:“请使君写一份公函,让东阳府的府兵,到时候前来夔州府助阵。商船上不乏手持刀剑棍棒的奴仆武士,万一强行冲关,我们得有人能镇得住场面。杨若虚那五十弩手只怕会被人轻视了。

    要是关键时刻镇不住场子,让某些船只逃逸了,那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了。

    明日我便到夔州城外众多船坞去打听适合过江关的船型,挑一个最好的,过硬的出来,必不会耽误使君的好事。”

    听到这话,郑叔清脸上有些纠结。如果可以,他实在是不想兵行险着。但目前好像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谁知道方重勇另外一个“馊点子”行不行呢?

    搞不好还不如这个呢!

    “也好,伱来安排吧,需要什么帮助就尽管说,已经没有退路了,唉!”

    ……

    唐朝开元年间,内河航运就极为发达。

    为保障航运业的持续发展,加强水运管理,朝廷设立了自上而下完备的水运事务管理和执法机构,从立法到执行到监察,可谓是三位一体!

    其中尚书省工部所属的“水部”,负责水流与舟楫航运的立法与行政审查。

    而直属于尚书省的独立机关“都水监”,是尚书省六部以外中央一级的专门水运管理机关,负责监督巡视水流、河堤、航运与津梁工作,而且大部分的监督与行政管理的任务也由都水监执行。

    中央派出的“水陆转运使司”或“诸道转运使司”,则是负责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监视官府漕运是否运行顺畅。

    但这些机构里面,有一个盲区,没有,或者说故意没有确定下来。

    那便是河道的关税,由谁来收取的问题。不同的州郡情况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令方重勇感觉诧异的是,大唐境内收河道关税,居然多半是所在地方州郡来办这件事。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如果是由水部与都水监来管这些事,则很容易跟地方州郡的民政产生严重冲突。而且中央直属,不可能派遣很多人去外放做事。

    举个例子,顾况是看管数百顷红莲稻田的屯监,整个夔州,就他一个人是中央直辖官员,其他人在田里劳作,都是佃户而已!根本就没有朝廷编制的!包括那些管理农田的小吏也是一样。

    再比如说夔州,如果由中央直属机构收关税,哪怕人员没有问题,也会极大削弱本地财力。

    因为夔州府除了关税是最大头外,实在是没有多少其他进项了,关税的总额远远高于地方所收取的租庸调!也比商税多了几乎一个数量级!

    到时候这些关卡会不会喧宾夺主呢?会不会造成地方财政的混乱呢?会不会被地方官府所抵制和掣肘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肯定避免不了。朝廷的选择也很现实,怎么好管怎么管。

    不把收河道关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