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16章 纷纷加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16章 纷纷加入 (第2/3页)

  一些老专家低声交流着。

    对于老中医来说,他们是能做到灵活多变的,根据不同的药材去确定不同的剂量,可对于水平不足的中医人来说,他们用药都是根据中药材的种类,说穿了就是有点死搬硬套。

    死搬硬套,是每一位中医人的初始阶段,也是每一位中医人的必经之路,什么药材用多少剂量,他们都是根据药典,亦或者根据前人经验。

    但是在药效不足的情况下,原本的剂量是很难达到治病作用的,次数多了,让新人中医不免怀疑,中医是不是能治病,自己是不是适合学习中医。

    明明药方正确,为什么却难以治病,这也是打击新人中医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能明白原因,有些人则不能明白,所以对中药材药效的核定,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水平高的中医都知道,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剂量其实才是一位医生水平高低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

    同样的方剂,在水平高明的中医人手中,往往能发挥出让人惊叹的效果,究其原因,正是剂量。

    之后,方彦又从一些详细的病例出发,详细的说了一下药效和剂量在临床中的作用,足足讲了四十多分钟。

    原本今天的活动安排因为巩泰初的到来而被打乱了,不过对众多名家来说,这一次的活动却相当有意义。

    上午的会议结束,巩泰初带来的书籍也迅速的传扬开来,上面的领导也针对这本书进行了讨论。

    三天推介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详细的和方彦商议了书籍出版的情况。

    这一次推介会,让方彦真正的进入到了众多名家的视线之中,也让不少老中医看到了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所作所为。

    一些中药材企业也纷纷上门,不过方彦并有见。

    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方彦也见了马学明和丁卓军。

    丁卓军作为沪上交道医附院的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这一次也参加了会议。

    因为书籍的缘故,丁卓军和马学明两个人对于方彦的邀请也没有直觉拒绝,都表示要考虑一下。

    像同嘉平贺宜民直接答应的态度,其实才算是少见的,类似于段正军等人都要考虑一下这样的态度,才是比较正常的态度。

    和丁卓军马学明谈过之后,第二天方彦和沈志成就返回了庆城。

    时间也进入到了九月份,又是一年开学季。

    安瑶已经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小腹已经微微隆起,不过却依旧还在福生堂坐诊。

    回到庆州之后,方彦短期内并没有再外出,而就在九月底的时候,段正军、丁卓军、马学明等人从自家单位辞职,决定加入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消息也瞬间传开。

    一时间,引起了不少的讨论,不少关注中医药和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的人都惊叹不已,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竟然能挖到这么几位大拿,着实让人不敢相信。

    ......

    “庆州省福生堂中医药研究基地,扛起中医的脊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