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百三十八章 消除傲慢 (第1/3页)
北平府大兴县以西,有一处乡村,本地人称为黄村。
原来这里不叫黄村,这里也不荒芜,原是一片靠河的农田所在。
金朝重杀,元朝放牧。
良田变牧地,多年来导致植被稀疏,形成大片沙丘荒地,人们就荒村荒村的这么叫。
后来取谐音定名,也就是如今的黄村。
在明代中末期,这里会变成附近集市的集镇。
现如今。
绿荫开始多了起来,有了成片成片的楼房,居住在此的人们,七成家中有人在大兴总部厂区上班。
道路两旁种树,家门口种树,生孩子种树……
经过汉人多年的治理和传统习惯,这片地区又开始恢复了绿色,夏日下的绿荫,供人们乘凉。
孩子们去学校上学。
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自己家的孩子必然吵着要上学。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土地劳作,孩子们又无法进入工厂,也不用去捡薪柴之类的杂活。
那么送去免学费的学校读书,加上传统习惯,成为了多数家庭的选择。
十日一旬,每旬尾放假两天。
今天不是放假的日子,白天里,这片密集的居住区看不到多少孩子,只看得到流着鼻涕牢牢跟在母亲身后的孩童。
老槐树上知了不停的叫着。
几名僧人出现在此地。
他们人人背着布袋,穿着单僧褂,脚上踩着草鞋,汗流浃背,行走在日头下。
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
里面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见到几名僧人后,脸上露出缺少牙齿的笑容。
“阿弥陀佛。”
“大师们请等等。”
老太太麻利的转身,不久,用碗装了满满的蚕豆出来,身后跟着两名好奇的童子。
几名僧人拉开自己的布袋口子,靠近老太太。
老太太虔诚的用干瘪的枯手,满脸神圣的抓一把,非常认真的放入每名和尚的布袋中。
五名和尚的布袋,老太太分的很平均。
只有一名年轻的和尚,脸上很不好意思。
老太太笑着告诉年轻的和尚不要拘束。
年老的和尚谢过了老太太的布施,然后去了下一家。
布施的人家中,有名年轻的妇人明显是第一次见,不知道要她来分食。
也不好意思用手抓,担心别人嫌脏,跑回家中拿筷子。
隔壁赶来的老妇人笑道:“她是外面来的媳妇,不懂礼数。”
老和尚微笑没有说话。
北平犹如漩涡,吸引周边的一切。
包括朝鲜。
每年的朝鲜使团经过北平,都会在北平逗留一段时间,特别是在返回的时候。
同样。
北平的名声已经传入了朝鲜,甚至有那边的女子被带来了,草原上也是如此。
老和尚慈祥的没有告诉年轻媳妇她哪里做错了,这些并没有什么,形式是虚的,而佛在心中。
五名僧人最后在一颗大槐树下坐下。
从布袋中取出百姓们布施的食物吃了起来。
不一会。
许多的人们赶来。
他们远远的站着,双手合十,嘴里进行祈祷。
和尚们吃完饭,起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