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一定会办到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一定会办到的 (第1/3页)

    见过后世的大厦,会把北平才十几层楼高的所谓大厦放在眼里?朱高炽脸上露着笑容。

    但的确不震惊。

    震惊的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们。

    朱棣就很震惊。

    不光朱棣震惊,朱元璋也很震惊。

    上海县码头,开春后迅速进入旺季,一下子涌入了上千艘船,码头处停靠了至少五十余艘大船。

    犹如遮云密布一样,盖满了海面。

    两父子穿着便服,跟寻常的父子没有区别,身边悄悄的跟着一帮子人。

    不过这次可不是微服私访。

    为了不惊动百姓而已,地方上的官府是知道的。

    太子一举收复和开拓数千里地,名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再也没有人有资格质疑。

    原太子一系,前皇太孙一系,流放的流放,罢免的罢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势已定。

    而去年的大案,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太子的地位已经稳固,没有人可以动摇。

    历史上未有之事。

    皇帝甩起袖子当脱手掌柜,太子不监国却率军亲征,最幼的皇太孙监国。

    如此盛况,一夜之间,成为了文人们笔下的盛世之状。

    “有这么多的船。”

    朱元璋见到了很多不认得的大机器。

    “上海县的地理环境,是大明最有优势的港口,虽然比金州与天津码头建造晚,可已经超过了他们。”

    码头的管事拘谨的说道。

    对面可是戏本里的皇帝老儿,管事浑身激动,垂下的手忍不住的颤抖。

    太兴奋了。

    这个牛,他可以吹一辈子。

    不光管事激动,他身旁的官员也想要表现,跟着说道:“各色各样的商品和物资,捆绑打包起来,大包小包有定例,并不是胡乱包的。”

    一行人穿着常服行走着码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码头的管理者。

    码头上最高的建筑,除了灯塔和钟塔、水塔之外,就是各色的吊机。

    “咔嚓。”

    远处传来的声音,让朱元璋忍不住看过去。

    “那个小的,是使用传统人力的小型吊杆,那个大的,发出声音的,使用的是把蒸汽机当做动力的大型吊机,通过吊机把轮船上的货物搬运到码头的货车里。”

    铁轨上运输的货车有很多,装满了各色的货物。

    还有装着扎好了的铁料,一辆货车需要四匹马,从天津码头运送来的货船。

    草原的牧场模式,加上内地的马政,以及北方铁道系统淘汰下来的马匹。

    最重要的是大片区模式,有了更多的马料豆料提供。让国内有了丰富的牲畜力,成为补充工业发展的需求动力。

    武昌府将要打造成为冶铁中心,大明最大的生产钢铁的基地,不过赶超密云分区还需要时间。

    福建的冶铁行业,已经被中华重工收购和接管,产量也在节节上升,为南方地区的铁道建设提供大量的铁料。

    所以目前应天府,浙江行省的铁料供应,主要来自北平行省。

    “码头铺设的内部铁道,可以直接运输到各个仓库。”

    管事介绍说:“然后各个仓库又可以直接运送到上海铁道站,然后通过吊机搬运到铁道货车中,通过铁道运输到全国各地。”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什么叫做工业,朱元璋已经明白了。

    只是南方人口多,富裕的越富裕,穷的也有裤子都穿不上的,所以忍不住问道。

    “你们这码头,咱看以机器为主,为何不用民夫呢,南方的富人多,穷人也多,只用少量的工钱,就可以招募到大量的民夫,你们的成本也降低了,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