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是什么样的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是什么样的呢 (第2/3页)

息,视线在最后的角落停留的时间最长,锦衣卫们把好消息自然是大写特写放在最前面,恨不得写满整本,唯独不好的消息只用三言两语描述并放在最后面。

    每年会有很多人来到京城找生计,晚上的时候在郊区搭个棚子,一家人在棚子里生活,白日的时候则进城工作,十几二十年下来郊区变成了市区。

    原来的市区自然是有规划的,郊区则没有规划,等郊区变成了市区,再来规划的时候,发现早已经无处下手。

    这些普通的百姓们能改变自己阶层的非常稀少,但是靠着自己的辛劳和大明的发展,手里有了余钱的还是有不少的。

    有些人搬离了无序穷困的棚户区,有些人在原地直接建了个院子,还有些人或者疾病,或者意外,或者好吃懒做,或者沾染了赌瘾,或被偷,或被骗等等仍然住在棚户里。

    郊区的棚户区不少,非常的多,不但不容易管理,还容易滋生问题,随着京城的发展,谁也没想到这些原本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竟然扩张到了眼前,乃至到了再也无法忽视的地步。

    “儿子认为此事虽小,其实关乎百姓们最在乎的利益,朝廷理应派出大员专责此事,以免下面的人好事办成坏事。”

    朱瞻基自作主张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朱高炽没有回答。

    是啊,连人人称赞,认为有太子之风的皇孙,眼里也把这件事当做小事,反而那些调离京城的官员霸占官房不走,满朝官员却无人敢出声。

    毕竟是十五世纪不是么,已经做到很好了。

    朱高炽这么安慰自己。

    “你回去后让内阁商议商议。”朱高炽平静道。

    朱瞻基没有意外。

    印象里父亲好像从来不会因为言论而怪罪别人,所以朱瞻基什么话都敢在父亲面前说,当然不该说的他也不会说,这点理智还是有的。

    又过了片刻,朱高炽打开了刑部的奏疏。

    “在秦朝的时候,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旁边的人不去帮助会遭受处罚,并且距离上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以百步为限。”

    “百步限的不是人心,而是对人心的鼓励,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唐朝时更是有规定,如果有人正在做坏事,旁边有人发现,如果不去制止则会受到惩罚,在人犯逃跑时,道路上的人不制止也要遭受惩罚。”

    “近日有案,仓元当街拐卖案,一诉师以凶手手持利器为由不挡可恕,辩为无罪”

    朱高炽想起了前世看过一个学者的思想。

    后世有个外国学者李约瑟比较出名,他的思想中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的原因是商人,因为中国古代是重农抑商的官僚社会。

    举例说阿拉伯科学遥遥领先欧洲科学四百年之久,早期的阿拉伯商业非常的发达,同时包括穆罕默德本人对商人也多赞美之词。

    可是后来巴格达确立统治,哈里发在巴格达确立统治时,就开始了一项运动,要把管理机构组织得更加完备,以建立一个更加官僚的国家。

    这种制度类似于之前存在于波斯的制度。因此,伊斯兰文明以商业文化开始,以彻底的官僚化而告终,所以后面的阿拉伯社会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衰落或许要归因于此。

    简而言之,李约瑟或许认为现代科学的出现,与商人的地位有不小的关系。

    所以哪怕李约瑟认可十五世纪以前,欧洲在技术上更多得益于中国。虽然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代中国官僚社会肯定比不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但却远胜于欧洲封建社会或之前希腊化时期的奴隶社会。

    但是李约瑟也认为古代官僚社会是阻碍现代科学出现的原因之一。

    那么结合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一书中,举例的一切以提升地方百姓经济为指标的等倒是有些相似,所以才有了伟大成就。

    可是朱高炽也有些疑惑。

    许多学者是以结果而来论导的,那么分析文章开头前,用什么定位,或者用什么当做锚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朱高炽的眼里,清朝和明朝是完全不同的社会,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民间社会舆论上,绝对不是可以划上等号的,如果把清朝和明朝视为相同,很多方面是解释不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