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告老 (第3/3页)
卢春水恭敬立在旁边,但唐皇停笔时却没把折子交给他。
“此折在朝上递还。”皇帝语气随意,“你且去吧。”
……
腊月二十五,清晨霜满长街,年关已在眼前了。
在今晨上朝的时候,令所有人微微一怔的是,众卿之前只剩下了一道紫衣,那袭清矍挺拔的尊贵老人不见了。
直到朝议开了消息才流传开来,原来李相操劳日久,近几天寒意骤降,病倒在家了,圣人已亲自遣了宫人问候。
于是今日朝毕之后,无数人官袍也来不及解,就此往相宅而去,能入内者固然很少,但许多人还是踏在雪中表了心意,还有许多人递了问候的礼品与帖子,一时间几乎门庭若市。
然而第二天人们才知道,这位大唐一相已在昨日向圣人递了告老还乡的折子,圣人以朝中事务繁重,仍需肱骨之身拒之,朝中有人瞧见批复的御文,圣迹是密密麻麻一大页。
第二日李相再上书,自陈年事已老,身耽神京已久,唯愿落叶回根,余享天伦,圣人再以不允拒之。
直到第三天,李相三次上书乞骸,圣人才给了“勉允归乡休养”的批复,意或在老人休养好之后,仍然归京为相。
只是在几天里许多批复下来的折子中,亦有另一封李相前几日的上书。其内容不算太起眼,至少在近日的风潮中不大引起关注,那是李度宛如随口的谏言,说尚书令空置经年,不若裁而撤之。
朱笔批曰:“不必。”
圣人并不需要什么两相的制衡。
星幕夜落,李度披着氅立在小楼之顶,望着眼前神京,冷夜中灯烛如星海。
三日来,刑部和礼部的动向尤其剧烈,故相许济之案的重审已经开始推动,《科举新法》也已在修订准备,当许相清名归复之后,《新法》也就可以正式提出,可以很松闲地赶在明年科举之前。
至于狄九、官志沂、郁子谦所递的公书,仍然交还各部审理,圣人批曰:“严而严之,慎亦慎之。”
意思案文中所提的姓名自然要查,而没提到的姓名,或者捕风捉影的事情,也就不要攀扯了。
李相如此突兀的离开令整个朝堂都有些猝不及防,许多围拢在这株大树身边的人其实都尚未得到合适的安置,但今夜李度谁也没见,也不欲再见,他拈着一张短笺,就独自在这座小楼上立了许久。
宅中人影纷纷,都是搬动和收敛物件的响动。
直到许久,有人上来提醒道:“大人,夜深了。”
李度点点头,将手中信笺抬起,放在旁边烛火上燃尽了。
烛火照亮这些文字最后的样子,其实就如一封寻常的家信。
《腊月廿四与兄书》
“暌违经年,欣得兄长一信。
兄所言长安变动,我已于昨夜得知,湖池半冰,麟子败绩,想来固然应有。天论之变非只兄眼前所见,亦非止于一城一朝,其中繁杂幽蒙,天下恐无有解得之人。只是天地洗牌,众生虫蚁,几年之前,我已和兄长说过了。
兄今年六十有八,去国离乡,鞠躬朝中,已几十个春秋了,不知还记得老宅的院墙么?前些天我使人拆了父亲当年书楼的西墙,一直以来它地锦满墙,那日扒了一看,里面竟早朽坏了,景儿和彰儿日日在那里跑着玩儿,未免是一患。
后辈都很想念兄长,家中梅林开了,记得幼时兄长素喜,盼归来同赏。
弟神意敬笔。”
李度看着飞灰消去,紧了紧氅子转过身,淡声道:“今夜收敛好吧,我再上最后一次朝,年前就回西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