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补救的机会 (第3/3页)
他没有见过父皇在沙场运筹帷幄的英姿,但这一刻,恍惚间,他似乎看到已不年轻的父皇,却有着意气风发的模样。
“父皇,儿臣…”
李泰咬了咬牙,随即作出了一个彻底改写大唐历史的决定。
甚至许多年以后,李泰站在被硝烟包裹的倭国宫殿前,也禁不住会感叹,若是自己没有做出这个决定。
又如何会看到现如今的大唐盛世!
“父皇,儿臣请求前往封地,离开长安。”
最终,我还是想写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大唐,说来也是穿越者,又是皇子,怎么可能不去撬动历史的轨迹。
就在李泰主动请示要离开长安时,李承乾还在思索如何趁势添把火,而李安之则是埋首在《诗经》中。
也许是肩负了重任,也许是因为想要凭借着《诗经》注释收拢大唐学子的
不得不说,这是秦寿第一次如此认真的去看书,去抄书。
“呼~”眼下诗经注释已过小半,秦寿才从《诗经》注释中抬起头来。
一抬眼就看到身着官服的刑部尚书李靖,站在门口处,似乎已经等待许久了。
毕竟秦寿的身份是皇子,身份尊贵,本应由陛下亲自定罪,但很显然陛下并不想太过操心这件事。
又顾忌秦寿的身份,只好时任刑部尚书的李靖亲自跑一趟了。
事实上,李靖到长安书局已经有段时间了,只是刚到便被杜如晦示意噤声,在看到秦寿埋首在诗经注释的工作,也是心里一软。
说实话,若不是属下亲自指认,他是不相信秦寿出手伤人的。
文武斗上,秦寿大放异彩,如果说那些文官都是外行,看不出什么门道。
但李靖就不同了,本就是武将出身的他,仅仅通过秦寿在擂台上的那两手,心中就有了估量。
再加上李薰儿在身边说什么不住地夸赞,所以李靖心中对秦寿的好感是很咼的。
“王爷,有些事,想请您协助我一下。”由于这些事,李靖对秦寿的态度也很客气。
对于这位大唐传奇将领,秦寿同样抱着尊敬的态度,拱手道:“李尚书,还请稍等片刻,我这边先将注释交给杜大人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