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7章 喜与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47章 喜与狂 (第3/3页)

,高声道:“押到独柳树狱,等待斩刑!”

    杜五郎早听过独柳树狱的大名,自知此次再无生机,不由道:“杀我不要紧,可颜季明、袁履谦是无辜的,他们……”

    “放心,他们会与你一起处斩。”

    ~~

    陕郡。

    这里地处于长安、洛阳之间,位置特殊,因此许多名臣都曾担任过陕郡太守,比如韦坚、李齐物。

    后来的陕郡太守则是窦廷芝,叛军杀奔而来时,窦廷芝直接就奔逃回河东老家了,当时官吏皆散,高仙芝从洛阳退守陕郡之后,担心潼关兵力不足,叛军绕过陕郡夺下潼关,则长安危险,只好匆匆退守潼关。

    腊月,历任太守修缮过的衙署大堂已没了原本的风雅,到处都是酒坛子,以及叛军抢掳来的赃物。

    安庆绪眼圈很黑,坐在那显得忧心忡忡。

    他已经陷入绝境了,西边是二十万唐军杀奔而来,东边的洛阳已失守,连他阿爷都被擒了。虽有十余万边军骁骑在手,可粮草已撑不得几日。

    正饮着酒消解心中的烦躁,平冽快步进来,道:“二郎,阿史那从礼到了。”

    “我去见他。”

    安庆绪以一种破罐破摔的态度丢开手中的酒坛,大步向外走去,远远见到阿史那从礼,便觉对方有些无精打彩。

    “怎么?阿爷果真被捉了?”

    “是。”

    “还能救吗?”

    阿史那从礼摇了摇头,叹道:“二郎,降了薛白吧。”

    “嗬。”安庆绪道:“你来便是与我说这个?我还有十万精兵在手!”

    “我阿兄也想吓唬薛白,可不起作用。摆在面前的就是,我们的大军陷在秦岭黄河之间,无地可进、无路可退,要不了几日,粮草用尽便要大溃。”

    “可降了又怎样?我们已经反了,昏君还会放过我们不成?!”

    “故而不降昏君,我们降的是太子李琮。”

    安庆绪一愣,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何意。但他首先考虑的不是摆在眼前的局面,而是有些羡慕李琮。

    他近来有一个想法藏于心中总是没说出来——倘若安禄山是死了,而非被擒,局面反倒还好些。

    如今再看李琮,让人有一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之感。

    回过神来看眼前的局势,暂时投降似乎已是唯一的办法,助薛白扶太子上位,到时新君即位,难免要拉拢他们这些将领,也许还能谋一个回到范阳的机会。

    “哥舒翰呢?”安庆绪问道。

    “薛白早在陇右军中做了安排。”

    安庆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条件还需我亲自与他谈一场。还有,我得见到我阿爷。”

    他们做事干脆果断,既有决议,阿史那从礼立即便往薛白军中回报。

    双方互派使者,很快议定,在黄河峡谷中让安庆绪与安禄山相见,共议投降事宜。

    至此,叛乱几乎要很快终结了。

    安庆绪对着锃亮的刀面稍稍整理了仪容,换上一身白袍,披头散发,无精打彩地走出了大营,看了看天空,只见冬日萧索。

    “出发吧。”

    队伍启程不多时,身后却有马蹄声追来。

    “二郎!”

    安庆绪回过头看去,却见来的是张通儒。

    张通儒原本还在崔乾佑军中处理军务,在冬日里赶路赶得满头大汗,上前匆匆道:“二郎且慢,事有转机。”

    “嗬?”

    安庆绪不信事到如今还能有何转机,但还是驻马听张通儒细禀。

    “此前,崔将军便留意到唐军的哨探似有两批人,他遂亲自率人前往截杀,果然,一批是哥舒翰所派,而长安却也派了一批哨马随时打探潼关战事。”

    “为何?”

    “必是昏君不信任哥舒翰。”张通儒道:“崔将军便利用此事,往潼关派遣内应,唐军互不统属,果然未曾发现。原本是打算等适合的时机打开城门,此番却发现了一桩隐秘军情,或可借此大败唐军。”

    安庆绪犹无信心,道:“只怕难啊。”

    “事在人为,唐军虽二十万,乌合之众,号令不齐,更兼勾心斗角,我方精兵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张通儒一把拉住安庆绪的缰绳,道:“只请二郎再等半日,必有结果。”

    ~~

    黄河峡。

    大雪中,胡来水抬手一指,道:“对岸便是我的家乡,平陆。”

    薛白驻马望去,这段黄河水流湍急,在寒冬腊月里还未结冰,依旧是波涛汹涌,而平陆县则于风雪中隐于对岸。

    “天宝元年,李齐物开黄河三门漕运,我爷娘便是死在黄河里。但李齐物从河中挖出古刃,上有‘平陆’二字,反倒献了祥瑞。”胡来水又道。

    “看来,陕郡处处是祥瑞。”

    薛白想到改元“天宝”的灵符也是陕郡境内挖出来的,灵宝与平陆,隔得不远。

    渐渐地,他们到了与安庆绪约定之处。

    哨马四散,回禀道:“报!安庆绪还未到。”

    “等等他吧。”

    薛白有千里镜,在高处观望着,并不怕遇伏。

    他们把安禄山捆着,摆在一辆大车上,像是一个祭祀用的牲口,却是一个抵三个。

    等了很久很久,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安庆绪依旧不至。

    姜亥不由向薛白道:“郎君,恐怕有变,莫不是安庆绪反悔了?”

    “除非他一夜之间攻破了潼关,还能有何出路?”

    “出路?跳进了这黄河不成?”

    “来了。”

    薛白放下望筒,又等了一会儿,便看到一小队没有披甲的骑兵往这边过来,隔得远远地便停下了脚步。

    姜亥驱马上前,喊道:“安庆绪,还不来拜见你阿爷?!”

    安庆绪并不往前,只道:“待我派人认一认我阿爷,可否?!”

    “可!”

    很快,一个瘦小的士卒就策马而出,也没带武器,到了近处,翻身下马,径直走向安禄山。

    “就站那看吧,还能是假的不成?”周围的守卫没让他离得太近,在他还隔着两步时便喝止了。

    “谁?!”

    安禄山眼睛还是瞎的,警觉地坐了起来,显得有些不安。

    接着,他鼻子一皱,用力嗅了嗅,忽然大喊道:“什么气味?这是什么气味?!”

    姜亥正在盯着安庆绪,闻言正要回过头看安禄山。

    忽然,在更远处的天边,似乎是在灵宝的方向,响起了几声冬雷。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