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 (第3/3页)
们的技术来源,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受到过去东非经济制度的影响。
当然,事情肯定不能这么看,要知道上个世纪,东非还是一个农业国,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前,也不过刚从一个半工业国家变成一个初级工业强国。
从这一点来说,东非的一大批国有纺织企业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却是无法磨灭的。
如今,东非纺织业能拥有数量庞大的专业工人,这就是东非国有经济的历史贡献。
虽然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但是他们短时间内根据行政命令和计划迅速膨胀,培育了庞大的产业规模,进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如果不是因为如此,东非纺织业在1910年后,就算民营企业,总不可能直接找到大量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来发展。
当然,现在这些国有资产卖都卖了,东非政府也不可能重新再搞一批国有纺织企业出来,至少对于纺织业而言,民间的效率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要高于东非政府。
不过,恩斯特显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对东非现在的纺织业放任自流,尤其是在面对欧美国家,甚至其他地区竞争的时候。
恩斯特说道:“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经济的重点就是引导全国经济的转型,完成设备和技术,甚至是管理模式上的更新迭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从而推动企业淘汰掉落后设备,同时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
“我们的企业想要活下来,就只能卷死欧美的同类型企业,而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较,我们就是输在技术和生产效率上。”
“就拿纺织业举例,我们的纺织业不缺乏原材料,但是技术和宣传上却比欧美逊色一些,这使得我们很难和其他国家竞争。”
东非是棉花,生丝,羊毛,各种麻类生产大国,这也是恩斯特说东非纺织企业不缺乏原材料的主要原因。
而显然,原材料充足且价格相对低廉对于纺织企业十分重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棉花等基础纺织业发展材料都没有的国家,基本也无从发展纺织业。
欧美各国中纺织业发达的国家,要么像美国那样,自身就可以种植和生产,要么像英法那样从殖民地大量获取,除此外,就只能学习德国通过进口来满足本国需求了。
而德国进口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上容易被其他国家拿捏不说,还有被切断供应的风险,这在一战中就已经得到了体现。
而德国纺织企业之所以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发达的纺织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大工业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质量,这也是目前东非所追求的。
而同时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国家,那发展纺织业就十分困难了,比较典型就是前世的苏联,苏联缺乏天然棉花种植区域,所以不得不花大代价,在中亚拦截河水,在沙漠里搞出一堆棉花种植区。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光是西方社会禁止对苏联棉花出口,就能让苏联的纺织业原地爆炸。
而很显然,苏联这种体制的国家,刚好是英法德奥美东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不对其进行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而从这一点上来说,东非拥有大量天然棉花等原材料的种植和生产区域,可谓十分得天独厚。
而且,东非的棉花产区,分布十分均匀,从北到南均有分布,这让东非的棉花战略安全十分稳固。
原材料充足,价格相对低廉,虽然比不上英国从殖民,尤其是印度那种靠着低廉人工成本种植的棉花便宜,但是这也让东非本国棉花的基础价格在国际上依旧有竞争力,而一战前,德国从东非大量进口棉花就是典型证明。
所以,从原材料种类,质量和价格上,东非棉花的综合条件仅次于英国,这是东非纺织企业的天然优势。
但是,东非纺织企业想利用好这一基础优势,就必须采用更好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