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2/3页)
再度婚配裴氏,又将贺兰敏之流放绞杀,然而李弘却将这笔账记在了母亲身上。
李弘的身体一向不太好,但是李治也已经得病多年,再对着儿子、老婆互不相让的局面烦恼无比,如今看到李弘已经成亲,治国也颇有方略,于是决定等李弘病好之后,就禅位给儿子。
唐武则天无字碑上书千言(5)
多年以后这一幕又重演了,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睿宗李旦也因为儿子李隆基同妹妹太平公主相争不下,而以禅让逃避。历史早已经写下结局,李隆基一登龙位,立刻可以用皇帝的身份得到绝对胜利,第二年太平公主就以谋反罪被一杯毒酒送上西天。
武则天当然不会未卜先知地看到儿孙们以后的情景,但是对于禅位可能给她造成的后果,用膝盖都能想得出来。
于是我们就看到如下的情景发生。上元二年四月初夏,高宗和武后再次起程前往合璧宫消暑,太子李弘也随行。四月二十五日,李弘“暴卒”于合璧宫。
武则天对此表现极大的哀痛,她宣布儿子被病魔夺走,令她这个母亲肝肠寸断。李弘死后被追封为孝敬皇帝,以皇帝的规格为他起了一座“恭陵”,以帝王之礼正式下葬,并以高宗李治的名义向天下发布《孝敬皇帝睿德纪》,对死去的儿子予以极高的评价并表达极度的哀痛之情。
武则天的悲哀溢于言表,发自内心。这是她最爱的长子,这个儿子的降生,让她从一个宫奴成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他曾经是她的荣光、她的寄托、她的骄傲。回忆当李弘八岁时,她陪李治去洛阳养病,让小李弘第一次监国,八岁的李弘不见了爹妈号啕大哭,令她心疼无比,连忙把他接回自己的身边。那个长得红彤彤苹果脸,万分依赖母亲的可爱儿子,什么时候竟已经消逝在岁月里了呢?
她真的永远失去了她的儿子吗,是现在,还是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失去了?她哭得近乎崩溃,她的悲痛如此深切,更胜过做父亲的李治。作为皇帝的李治只看到了妻子的悲伤,并怜惜她的悲伤,但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她悲伤里的全部真相。
李弘去世后,次子李贤即立为皇太子。如果说李弘是最像高宗李治的一个儿子,那么李贤则是最像母亲武则天的一个儿子。李弘身体一向不好,为人温和仁厚。李贤却是文武双全,精力充沛,反应快捷,心高气傲,行为做事也像母亲一样当仁不让。
然而两母子的相像并不是一件好事,两个太像的人在一起,喜欢的是同一件东西,凸起的棱角在同一个位置,伤的是同一个地方。
因为,皇位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可以均分。
出于对李弘的控制失败,而导致的后果险些不可收拾,武则天从李贤做上太子那一刻开始,就加紧对次子的控制。先是在李弘刚死,李贤才接手的时期,将自己培养的北门学士私人班底迅速安插进朝中,更将裴炎等人挤入宰相队伍中。
同时,加强了对李贤的教育。武后亲自率人撰写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少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