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章 南渡士人的心态 (第3/3页)

内里仍然分成诸部,并未离散部落,编户齐民,一切取决于部落贵人的效忠,根基真谈不上多稳。

    当然,邵勋有此局面,和他二十年来的经营分不开。

    门生遍布梁国诸郡,慢慢爬上高位。

    笼络了一大堆妻族,让他们从士族这个整体中分化出来。

    府兵的设立更是神来之笔,生生创造了一个压制士人、胡人的大群体,且这个群体无分胡汉、贵贱,只要加入进去,就自成一体,有自己的意志。

    最关键的是,府兵很难造反,且是稳定地方的利器。

    另外就是他多有收取人望之举了,既给好处,又有威望,如此则无往不利。

    杜弼说得没错,即便他真弑君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易直。”杜乂脸色落寞地张了张嘴,道:“琅琊王于我家有恩,却不能背之。”

    “兄长!”杜弼脸色一变,说道。

    杜乂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

    “邵兵攻来,我自为琅琊王效力。”杜乂说道:“但事不可为之时,愚兄也不会拼死抵抗。”

    杜弼恍然。

    这便是兄长的态度其实也是很多南渡士人的态度,尤其是那些分仕各方的家族。

    他们在江南过得并不很惬意。

    开发成熟的土地很难落到他们手上,即便有,也多在王导之类权重内外之人手里。

    他们要想扩大家业,只能开荒,而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花钱都是小事了,死人才是最头疼的。

    本来部曲、庄客就少,还要消耗一部分在开荒里面,故经营起来磕磕绊绊,十分迟缓。

    所以,如今江南便是这么一个情形:土族在人口、经济、军事上占优,但政治上居于劣势,南渡士人则正好相反,双方不停地争斗、妥协,最终达成暂时的平衡。

    杜乂对邵勋南下占领江东并不完全排斥,便有这个因素在内。

    但他出于个人操守、行事准则等因素,也不愿背叛琅琊王。

    他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很多南渡士人便是这个心态。

    对志在统一的邵勋来说,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愿上来就降,但也不会顽抗,说白了只是忠于职守和个人价值观,尽尽人事罢了。

    是不是用心做事、是不是拼死抵抗,差别大了去了。

    “我已尽知兄长之意。”杜弼说道:“这个天下,乱得够久了,也该归于一统了。太平之后,弟便带着部曲来江南,与兄长一起治产业。梁王说了,江南不度田。”

    “梁王太懂如何拿捏人心了。”杜乂叹道:“此为攻城时围三阙一之法,让天下豪族心存侥幸,不愿顽抗。”

    “关中那边,应该也有人南下。”杜弼又道:“带过来的胡汉百姓,可能比一泉坞还多。”

    杜乂摇头失笑,道:“来吧,都来吧。让吴人看看,一旦北地豪族认真起来,谁的家底更丰厚。”

    杜弼亦笑。

    片刻之后,他低声道:“侄男们若有才学出众的,可随我回宜阳,见见族中兄弟姐妹。”

    杜乂没有拒绝,他无力拒绝。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