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桥兵变 (第3/3页)
不过身为大明将来,孔有德生气归生气,理智却还在,他决定去找地方官员交涉,说明自己这支部队的情况,告知对方自己是去山海关增援辽东战场的,而且他手上有银子,绝对不会骚扰地方,希望由官府出面帮自己买些粮食,以供行军使用。
可就在孔有德找到地方官还没来得及说明情况的时候,一件事发生了。由于连续饿了两顿,孔有德的部下又赶了好几十里地,早就饿得头晕眼花吃不消了。
为了解决肚子问题,孔有德部下在实在买不到粮食的情况下找到一家大户人家,翻进大户人家的宅子里偷盗了一只鸡。
这个大户人家来历可不小,是当年东林党的中坚王象春的宅院,王象春官职虽说不高,仅仅只是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不过他在东林党内地位不低,当初魏忠贤的党羽左副都御史王绍徽仿照《水浒传》的方式,编东林党一百八人为《东林点将录》,其中王象春就榜上有名,花名:浪里白条,为分守南京汛地头领六员之一。
孔有德的部下抢了王象春家中的鸡,王象春家中的管家如何能罢休?仗着王象春的背景前来问罪,口口声声还要抢鸡的士兵不仅赔偿损失,还要穿箭游营。
那辽兵如何受得了如此羞辱?一怒之下拔刀就杀了这个管家,这下事就闹大了,王象春的公子得知情况后勃然大怒,直接找到孔有德要讨一个说法。
孔有德被这件事弄的焦头烂额,尤其是王象春的公子不依不饶,不仅要他处死那位士兵,还要孔有德跪下给他王家赔罪。
孔有德本就是一个武夫,虽然大明文贵武贱,可这么多年来孔有德一直在毛文龙的庇护之下,就算被迫无奈投奔孙元化,但孙元化待他们这些人也是待之有礼。
王象春只是一个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而已,而他的公子更是一个白身,居然就要堂堂参将给他磕头赔罪?孔有德怎么能低下这个头,这时候同行的李九成、李应元父子找到孔有德,对他说这件事如果处置不好可不是小事,别忘记当初京师勤王山西军是怎么哗变的?而山西军之事后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又是怎么一个下场?
这句话顿时让孔有德大惊,要论身份地位他哪里比得上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他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参将,而且还是皮岛的叛将。山西军不就是因为偷鸡被羞辱最后导致哗变,从而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都丢了脑袋么?现在这件事和当初山西军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一旦处置不当,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了。
越想越是害怕,而且孔有德也不能确定王家是否会秋后算账,万一自己低了头王家继续不依不饶怎么办?自己不就死的冤枉了么?在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的劝说下,孔有德最终心一横,觉得既然你们山东人和王家不给自己活路走,那么索性反了算球!当即孔有德直接造反,带兵扯出了反旗,掠夺了王象春和其他大户的宅院,再把整个县城上下一抢而空,接着也不往山海关走了,掉头就朝登州返回。
孔有德造反的地方是山东的吴桥,所以这次事件也被称为吴桥兵变。
孔有德一伙人造反后一路势如破竹,山东地方根本就想不到孔有德会叛变,根本就没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短短几日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当消息传来时,孙元化被惊得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想不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