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重占皮岛 (第2/3页)
的弊端,在没有彻底解决八旗内部问题下再和明军作战,说不定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
为此皇太极在处置了屯塔西后就开始对八旗内部进行整顿和清理,他必须要彻底掌握住八旗各部的力量,绝对不允许类似屯塔西的事再次发生。至于郑鸿逵和李佑的部队袭扰,虽给皇太极制造了不少麻烦,可毕竟这只是外部因素,相比外部因素,内部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因为冬天的来临和季风的变化,明军水师继续登陆作战的难度一下子大了许多,在前线的陈新甲同李信、郑鸿逵、李佑等人商议后决定调整战术,以鹿岛为基地东进拿下原本属于毛文龙的皮岛,恢复之前东江镇的势力范围,这样做不仅能继续给皇太极制造压力,让其投鼠忌器无法全力从辽西走廊攻明,此外鹿岛和皮岛的先后入手,也对山东开海的海贸航线更有益处。
拿下皮岛算是这一次出征的最后一战,这一仗并不难打。原本皮岛的水师就已被郑鸿逵在海上歼灭,如今皮岛不仅没几条船,就连驻守的兵力都严重不足。
当郑鸿逵的水师载着李佑的陆军抵达皮岛的时候,驻守皮岛的八旗兵和汉军旗仅仅稍作抵抗就全线溃败,除去少部分驾船逃到岸上,其余大部不是被歼灭就是成了明军的俘虏。
对于这些俘虏,明军并没有直接屠杀,所有俘虏全部送去大明京师,以做献俘所用,因为大明京师那边正有一件大事发生,这时候献俘对朱慎锥来说也算是为这次辽东之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半月之前,随着锦州之围的解除,辽东的这场仗基本已到了尾声。这一次明军非但没有惨败,反而还在战争中占了些便宜,尤其是正蓝旗各部的叛乱和投明更让大明上下欣欣鼓舞。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到现在,建奴一直压着大明打,大明先后在辽东损失的军队已近百万之众,战死(投敌)和因作战不利被革职、下狱甚至处死的文武官员多达数十人,可以说辽东已成了大明最为头痛的问题,辽东问题一日不解决,大明上下就一日不安宁。
可自从朱慎锥入主京师,担任监国以来先后和建奴打了两仗,一仗是长城之战,一仗就是这一次的锦州之围。
这两仗大明非但没有吃亏,还给了敌人痛击,尤其是锦州之围这一仗,原本按照内阁和兵部的看法,要救出祖大寿非集结二十万兵力不可,而且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可偏偏朱慎锥用了奇兵,由郑鸿逵和李佑领兵从海路出击,两千多人就把敌人后方搅得翻天覆地,再加上宣大和蓟州镇两部的援军包括辽东的吴三桂不断对皇太极的围困锦州的军队进行多次和小规模的袭扰战术,从而破解了皇太极原本围城打援之策。
不仅如此,还有正蓝旗的投明一事发生,虽说屯塔西的事有些可惜,没能把分裂八旗的计策做到最好,可仅仅因为京兀儿和关保的投明就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