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二七六章【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 (第1/3页)
京城,兴华胡同。
《潜伏》的文学研讨会在京城,又或者说在整个文学圈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在这寒冷的冬季如同烧起了一把名为信仰的火,这把火滚烫无比,让整个冬季都不一样。
但是真正对林有成而言,不一样的还是这个冬季结束,他的大女儿林兆喜这新一年将要参加中考,也就是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
林有成并没有太关注《潜伏》的受欢迎和外界的讨论,现在他更关注的是后面的中考。
这个时候的中考也是需要填志愿的,因为需要决定是考中专,还是高中,这是两条不同的路。
在这个时候,中考考试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高考。尤其是对于农村学子而言,不是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能参加中考,学校参加中考是有名额的,有些时候即便农村毕业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学校可能依旧不会让学生参加中考,因为学校很清楚地知道去了也考不上,白白浪费了名额,也就会让学生选择留级级。
可以说,现在初三毕业班留级生非常普遍,留级两三年属于正常,留四五年很不少,极端的例子有留八年的,搁在以后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这也都是因为大家都想着去考中专,毕竟考上了就意味有了工作,真正地跳出了农门。至于读高中倒不是很热门,因为三年高中读下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
1989年的中考将要在七月份举行,也就是意味着林兆喜也要参加中考。
不过,很显然林兆喜并不会知道,她的父亲把她们兄弟姐妹带到京城给他们创造了怎样的条件,至少并不会面临比德城要严苛的升学率。
现在林兆喜姐弟所在的兴华中学,条件那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要知道现在兴华中学的操场跑道铺着一圈圈红色的软塑胶,道旁是一簇簇低矮小树丛,也就是冬青,还有教学楼是一排排的红墙塑窗。
现在这个时候,凡是成绩好的农村初中生填中考志愿时,老师和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高度一致的决定:报考中专或中师。至于城里的学生也有很多会选择报考中专或中师。
现在大多数家长更倾向于中师,他们的理由是中师毕业当老师教书好,受人尊重,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却没有大风大浪。其实真正说起来,相较于城里学生,农村学子之所以看好中专中师,并不是不想读高中考大学,而是听从了父母和老师经过反复的成本核算后作出的决策。
现在都认为,一旦考上中专或中师,不但读书期间享受国家补助,三年毕业后,国家还会分配一份稳当而体面的工作,这近乎触手可及的希望,犹如吹糠见米,心里踏实,倘若上高中,根本无法预料漫长的日子会有哪些变数,要担多少的风险,高中三年要花多少钱耗多少粮,会不会被一些吊儿郎当的人给裹坏了,考得上考不上大学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若考不上,还要复读补习多少年?况且,早毕业早工作就要早领工资。可以说,在“节约成本,避免夜长梦多”的思想指导下,大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专或中师。因为中专中师不能兼报,只能选报其一,大多数首选中师,并不是向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争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中师比中专录取分数要低一些。
说明白点,报考中师要保险些。
当然,林兆喜现在是不需要考虑节约成本,早工作早领工资,她已经很清楚自己要考高中,要考大学,而且还是父亲说的那所医科大学。
林兆喜的班主任自然也会问林兆喜这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如何考虑的。
毕竟参加中考的名额也是要经过筛选、预选层层闯关后才能进入最后的中考角逐。筛选是在五月中旬与初中毕业考试同题同卷一次进行。虽然,筛掉的是少数同学,他们经过这一筛,对升学“望洋兴叹”,不存幻想,和同窗好友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音信杳无,几乎永无再见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