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预告片 (第2/3页)
价沉重、无比惨烈、而又波澜壮阔的正邪较量和人类劫难。
几种似是而非的巧合交织在一起,让《2012》这部片子充满了神秘感。
“好逼真哦”。
“拍摄的时候没什么感谢,没想到预告片这么令人震惊”。
“看来让了肾上腺激素分泌加快啊”。
……
会议室中,大家看完不到三分钟的预告片之后,纷纷说道。
灾难片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特效制作的水平,而特效效果是用钱烧出来的。《2012》在影片制作上投入近2亿美元,创造了灾难片制作经费的最高纪录。
自然而然的,预告片中惊天浩劫般的震撼场景也告诉观众这部影片值得期待。
“白宫、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等建筑的毁灭已经让我们见惯不惯。《2012》则立足于打破这种审美疲劳,改变了传统的毁灭形式。影片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瞄准三个标志性地标,从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到喜马拉雅山,气势磅礴的毁灭力量让我们叹为观止。我们的宣传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江辉说道。
“还有就是传统影片中灾难都只是单独呈现,《2012》在这一点上实现了突破。火山地裂、海啸洪水、陨石雨等等灾难形式交相呈现,实现了史上最全灾难大集合,真正将观众带入世界末日的观感之中,这也是值得宣传的一个地方”,何玲补充说道。
“2012年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年份,天体物理学家发现这一年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发生颠倒,而根据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 2012年地球上的生命将遭到自然毁灭。神秘的玛雅文明更是作出大胆预言,2012年12月31日将是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此预言广为人知。我们可以在光辉微博上充分的炒作这些话题”,江辉接着说道。
“以往,灾难片往往过于偏重技术上的运用而丢掉了角色刻画与感情表露这块阵地,导致电影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观众就没有了情感上的共鸣。恢弘震撼的场景是影片的躯体,而对人性的揭露,对情感的执着,则是影片的灵魂。我之前有看过《2012》的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