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8章达摩洞、扫地僧 (第1/3页)
少林方丈论剑,将剑道分为六大境界,不入道之剑、锋芒之剑、无常之剑、无锋之剑、弱剑之剑、无剑之剑。
而此刻,独孤康正处在锋芒之将,对于无常之间、无锋之剑,尚有体会;可是对于弱剑之剑、无剑之剑,连一丝皮毛也没有获得。
境界不到,智慧不到,连一丝皮毛也领悟不了。
最后,独孤康说道:“方丈,我希望到达摩洞一观!”
“贫僧带你去!”少林方丈说道。
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称为达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
达摩洞,传说起来,神乎其神,其实不过是一个山洞而已。
没有一丝出奇之处,只因为达摩曾经在这里闭关,故而有了达摩洞之称。
进入洞中,独孤康感到一丝武意,缥缈至极,一般人难以感受到,唯有强大的武者,心理明净,好似琉璃,方能感受到一丝。
独孤康不由得,坐下来,闭上双眼静心领悟。
少林方丈也坐下来,静静的等待。
逢林莫入,逢洞莫进。
进入山洞中,这是武者的大忌,一旦被人堵死连洞口,放火烟熏,哪怕有滔天本事,也是必死无疑。而此刻,少林方丈,陪着留在达摩洞中,算是少去了疑虑之心。
闭上眼睛,独孤康心神沉浸,感悟着达摩洞内一丝武道道韵。
越是习武,越是感知自己不知,越是感知御境难求,从先天到后天,不亚于凡人与仙人之别。而已知的两个御境强者中,一个是西出函谷的老子,一个是少林的达摩。
而此次,到了少林,参观达摩洞,为的便是从中参悟一丝御境的气息。
恍惚之间,风景变化,好似入梦一般。
一个少年,出身在天竺南部,是香至国上王子,种姓是刹帝利。
天竺社会阶级分为四种。一为婆罗门,主持宗教;二为刹帝利,系王族,掌理政治;三者吠舍为商贾,四者首陀罗为农人奴隶。前二皆属贵族,其生活之愉快,固不待言;而后二族,尤其是首陀族(佃者),其被卑视压迫之苦,不堪设想。释迦摩尼,睹斯不欲睹之情形,遂慨然舍王位而思设法以革除之,由斯遍访诸师,结果皆不满所求。乃凭自己之思量,而获最深之觉悟,是名曰佛。以所得之觉悟,同时而影响得一般风附云从者,佛教由斯成立。
出身在最高贵的刹帝利,可是达摩却不满意,整个天竺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力,好似将死之辈。
后来,拜般若多罗为师,学习佛法。
天竺讲究种姓制度,以出身划分等级,卑贱者天生是卑贱着,高贵者天生是高贵者,处处是压迫,处处是欺凌,发展一万年,依旧是死气沉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