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水利(4) (第3/3页)
谁会愿意一直待在这里?
朱由校一直想要改变的,就是单靠一个科举选拔,让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只需要将圣贤书读好,写好八股文,就能跻身进仕途的现状给逆转了。
大明需要的官,应该是对应领域下,有对应能力的,而不是说靠读几本书,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这样太简单,也太容易了。
大明的官员体系,今后肯定是要调整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围绕治政这块,肯定是以内阁为首,但是现有的有司,必然会进行一次大调整,继而满足于治政需求。
而除了治政,还有监察,司法,立法等平行体系,将上述这些悉数囊括,才构建起治国这一块的需求。
以上体系要紧密围绕帝制而转,毕竟这才是大明的根本,倘若脱离了这一实际,那么大明就会不稳当。
朱由校可不会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
“走吧。”
在看到殿内诸臣,一个个聊的火热,朱由校起身便离去了,仅水利这一块,在中枢有刘荣嗣、杨方兴、潘玄授、潘玄孺、吕大器、袁继咸这帮大臣,在地方有方震孺、杨涟、左光斗、黄守才这些人,他就相信在这场御前廷议的探讨与碰撞下,水利总署的职权划分,能够逐步明确下来。
待到这些明确下来,对应的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该在地方的在地方,该在中枢的在中枢。
他这个大明皇帝,只需将头起好就行了。
朱由校的离开,很快就引起一些人注意,但恰恰是这些人,在看到天子无声离开了,他们就知道一点,天子召开的这场御前廷议,其根本不是天子讲什么,而是针对于水利总署的种种,有任何想法都能大胆讲出来。
毕竟今后大明所辖江河湖诸事,要靠水利总署去解决,不能说现在不明确,后续又出现问题,那就闹笑话了,也是这样,使得这场御前廷议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