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取舍 (第3/3页)
校可不是叫他们当摆设的。
在今后,吏治会一直紧抓,除了反腐以外,还要抓懒政怠政的,大明官场的淘汰,已经在无形中悄然展开了。
朱由校不是崇祯。
遇到事,他不会甩锅。
对于名声,他毫不在意。
毕竟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这样的大势既然促成了,那朱由校就要维系好,把贪婪之辈除掉,把庸才剔除掉,把有限的位置,提供给那些有真才实学,有抱负,有想法的人,或许在这过程中,大明仍会经历些动荡或风波,但只要官员队伍在变好,那很多事都是能推进的。
至于银子,朱由校会想各种办法解决。
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内摊派。
一边输血,一边放血,这种蠢事朱由校可不会去做。
“针对于这一块,朕的想法是遴选年轻力壮的青壮,最好是家里有几口男丁的。”朱由校继续道。
“给这些人只需表明一点,干够一定年限,期间表现好的,朝廷会给他们解决婚配问题,叫他们的子嗣能进修。”
大明在现阶段,甚至今后较长时间内,仍是以解决温饱为主,今下的大明,仍有很多饿肚子的人。
而水利这一块,想要做出成效,势必会有大批的人,去甘愿做最劳累的差事,甚至一辈子都是这样。
在这一现实下,他们注定是发不了财的,除了能解决温饱外,这辈子很难翻身,但想要叫他们甘愿做这些,就必须有能捆绑住他们的东西在才行。
所以朱由校想到了这些。
尽管朱由校知道,这样是很冷酷无情的,可大明想要改变,想要变好,终究是要有人去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事,水利太重要了,重要到必须有足够的群体,去在底层去做事,危险的,可以用外族俘虏去做,但枯燥的,重复的,却只能叫大明子民来做了,朱由校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这些人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