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1章 调整首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21章 调整首功 (第2/3页)

改变。

    谈到首功,王家彦向前半步道:“首功的评定在宪宗时期有了分水岭。在那之前,首功的评定相对宽松。大部分时候只要士兵们能拿回来人头,就可以拿到首功!”

    “时间长了,弊端开始显现。起初边军会用北虏女人和孩童的脑袋领功;后来把目光放到了大明边民的身上,当时不断有大明边民被杀死并被割掉人头,成为边军的功劳。”

    “宪宗知道后极为震怒,下令严查!最后的结果朝中处理了一批人,同时首功评定标准大幅提高,直至今日。”

    王家彦说的都是实情。

    成化之前,史书上记载了不少明军斩首数百甚至上千的战斗!

    而成化之后,史书上记录的明军斩首记录直线下降。

    当时普遍情况是,首功数量是实际杀人数量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对方披甲率越高,明军首功数量越少。

    毕竟披甲士兵只有脸部一处破绽,最简单有效的杀人方式就是对着脸下手。

    十几颗人头就可以称捷报,上百颗人头可以称大捷,而数百颗首功的战斗会全军通报。

    王家彦说完后,范景文问:“陛下是想更改首功的评定标准吗?”

    “朕倒是有这个想法。”崇祯说话间放下了定王朱慈炯的家信。

    他已经从朱慈炯的家信里知道了马应魁的遭遇。

    马应魁是刘肇基的部下,刘肇基的骑兵严格意义上是崇祯的私军。

    一千七百多颗脑袋符合首功的只有一百二十多颗,崇祯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兵部考功司的官员虽然有排挤崇祯私军的嫌疑,但问题的关键不在那些官员身上,而是制度。

    此前崇祯就考虑过军功改革,但一直没有机会。

    一是牵扯太广,稍有不慎就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存在即合理。

    旧的军功制度虽然有缺陷,但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