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四章 各取所需的好交易 (第1/3页)
1990年的夏秋之际,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总经理简-沃尔克正深陷泥潭之中。
距离他们1986年打入NBA总决赛已经过去四个赛季,短短四年时间,绿色帝国正在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在1986赛季结束时,他们明明拥有着联盟最豪华的五全明星阵容,并且各个都在当打之年。
可接下来四个赛季,凯尔特人颗粒未收,连一次东部冠军都没拿到,别说总冠军了。
消耗他们86年榜眼签而交易得到的马奎斯-约翰逊因为儿子溺亡,彻底淡出了职业篮坛,他在凯尔特人只留下了一个半赛季的痕迹。
拉里-伯德饱受背伤困扰,再也没办法打出MVP级的赛季表现——虽然他依旧是这个联盟最好的小前锋之一。
凯文-麦克海尔断腿坚持上场比赛的行为的确英勇,却也让他的巅峰期缩短,87赛季后他的状态就慢慢下滑。
罗伯特-帕里什来到凯尔特人时已经27岁,1990赛季他已经是36岁高龄,即便他依旧有着全明星级别的表现,但他注定不是能扭转乾坤的人物。
丹尼斯-约翰逊打完了1989-1990赛季,简-沃尔克并不准备为他提供一份新合同,于是丹尼斯-约翰逊决定退役。
这让凯尔特人管理层遭受了一些非议,因为上个赛季丹尼斯-约翰逊的发挥依旧稳定,已经35岁的他主动将自己的首发位置让给了新人约翰-巴格利。
在巴格利因为肩膀脱臼而缺席时,丹尼斯-约翰逊又以很高的水准回到赛场首发,起到了老将的粘合作用。
虽然凯尔特人首轮遭到了纽约尼克斯的淘汰,导致全队上下备受打击,但这并不是丹尼斯-约翰逊的问题。
绿军在常规赛依旧拿下了52胜30负的不错成绩——这比某些赛季的冠军球队战绩还要出色。
这也是凯尔特人管理层当下最痛苦和困扰的问题:如果他们维持老将为核心的阵容,在常规赛他们依旧具备很强的竞争力,50胜不在话下。
可是到了季后赛,在东部他们已然不是底特律活塞、芝加哥公牛,乃至纽约尼克斯的对手,冠军变成了一种奢望。
究竟是维持这种老旧但尚且稳固的骨架,继续这样腐烂下去直到皮肉全都消亡,还是抛去过去的辉煌历史,全部推倒重建,这道选择难题摆在凯尔特人管理层面前。
在决定球队命运道路的选择题上,1985年成为凯尔特人总经理,参与了马奎斯-约翰逊交易的简-沃尔克,没有太多的犹豫,选择了第一条路。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虽然第二条路远远看去宽阔、明朗,有许许多多未知的风景,但沃尔克知道,那条路的路口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旁边有一道深深的雪茄烫痕。
那是红衣主教里德-奥尔巴赫留下的。
只要里德-奥尔巴赫在,凯尔特人的建队、处事风格不会轻易变动。
奥尔巴赫不喜欢交易,尤其不喜欢交易得到其它城市已经成名的球星。
在60年代执教比尔-拉塞尔的辉煌时期,奥尔巴赫只做了一笔较大的交易:用梅尔-库恩斯换来贝利-豪威尔。
他喜欢选秀,喜欢签下寂寂无名的自由球员,然后从头开始培养,像一张白纸一般给他们涂抹上绿色,不至于被别的颜色污染。
不光是球员,凯尔特人队内的教练、助理教练、球探、顾问等等一系列职务,奥尔巴赫都喜欢内部培养,从退役的凯尔特人球员或者相关人士中挑选,一步步拔擢。
他不喜欢在别的球队干出名堂的职业经理人,不喜欢高价聘请专业人士——凯尔特人没钱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忠诚”是奥尔巴赫最看重的品质,他努力将波士顿凯尔特人经营成一个大家庭,让球员、工作者们成为家人。
家人之间是最值得互相信赖的,他们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团体。
简-沃尔克是这种培养体制下的产物,他在马萨诸塞州长大,父亲在马什菲尔德夏令营(奥尔巴赫的童子军)工作,为训练营提供各种设备,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早在197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简-沃尔克接受奥尔巴赫的建议,在凯尔特人的门票营销部门工作,一步步走到今天,在奥尔巴赫退休后,成为了凯尔特人的台前经理。
简-沃尔克精明强干,做事条分缕析,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熟悉凯尔特人队内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对球队的运作流程非常了解。
同时,简-沃尔克在球队经营上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是奥尔巴赫完美的“白手套”,做事从不会逾越红衣主教定下的规矩界限。
这几个赛季,简-沃尔克都执行奥尔巴赫制定的绿军策略,没有认真考虑过拆散奥尔巴赫一手缔造的前场铁三角,并一直试图利用选秀培养出新的接班人。
凯尔特人的选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雷吉-刘易斯、布莱恩-肖,都算得上凯尔特人在选秀顺位不高情况下,做出的良好选择。
然而,在如何培养他们,如何为他们注入绿色血液上,凯尔特人陈旧的理念,却和新时代球员的想法,和全新的NBA薪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在波士顿人看来,一个球员“成为一名凯尔特人”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绿色的凯尔特人和其他球队是不一样的,穿上这身球衣,在波士顿花园球馆打球,便背负了这个球队过去辉煌的历史,这是责任,是传统,是光荣。
所以凯尔特人管理层从来没想过,一个球员在被凯尔特人选中后,他会选择跑路,会不和凯尔特人签约。
在1979年,拉里-伯德这样名动全美的超级天才,在被凯尔特人选中后,一样因为新秀合同谈判问题遭到奥尔巴赫的压榨和波士顿媒体连篇累牍的攻讦,承受着全波士顿球迷的精神压力,最终不得不在合同上签字,成为光荣绿军的一员。
在1983年,当凯文-麦克海尔成为自由球员时,尼克斯给麦克海尔开出了3年360万美元的报价,奥尔巴赫用一份4年400万的合同留下了凯文-麦克海尔——这份合同的年薪还不如尼克斯。
而实际上,尼克斯愿意给麦克海尔一份5年期,价值700万美元的超级大合同,可麦克海尔拒绝了。
作为老派球员,他想留在凯尔特人,想在这里拿冠军,而不是去更大的城市纽约当老大,拿超级合同。
可到1990年,时代不一样了,在球员工会不断的努力下,在大卫-斯特恩对规则的不断完善下,在社会风气、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动下,波士顿凯尔特人在年轻球员心中的光环在不断减退,用历史传承和荣耀精神压迫球员拿廉价合同的那一套不管用了。
简-沃尔克连续在几笔关于新人球员的选秀、签约问题上陷入了麻烦,因为他继续着波士顿凯尔特人的傲慢,以为年轻人被挑中就会乖乖就范,屁颠屁颠的穿上沉甸甸的绿色球衣,到破旧的波士顿花园球馆打球卖艺,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不,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