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老祖宗这边主打一个强硬,顾绫雪撤回一个想法 (第2/3页)
大秦语言之士,置于大秦钱庄与贸易集市上,以便商贾沟通,消除隔阂。”
“此三策实为高明啊!”刘郡守听完忍不住赞叹道。
先树立信誉,借巨贾之口,广传美名,再以利诱人,辅以尊荣,确保商贾安心,最后文化交融,破除隔阂。
三管齐下,刘郡守觉得两国商贾很难不心动。
只是……
“下官尚有一虑。”刘郡守迟疑了一下,问道:“若是滇国、夜郎之商,借贷之后,心生异念,远遁不还,又当如何是好?”
借了跑路?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顾绫雪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头看向蒙毅,笑呵呵的问道:“上卿大人怎么看?”
蒙毅想了一下,笑道:“吾有五策。”
“一设抵押物,令贷者以田产、屋舍或珍宝,以防贷资之失。”
“二设担保人,使贷者举有信义之人为保,此人须在当地有名望且资财丰饶,以备贷者无力偿还时,代为清偿。”
“三评信用,细察贷者之财力、商誉及偿债之能,以定借贷之宜。”
“此外,可借律法之威,严惩违约之徒,或抄家,或公开其过,以示惩戒,亦可与地方官府及贤达之士携手,共监贷款之履行,确保协议不悖。”
“滴水不漏,上卿大人厉害!”顾绫雪敬佩道。
刘郡守也抚须而笑,激动道:“是矣,卿大人之策,不仅周全,且深谋远虑,实为良策也!”
说到这里,顾绫雪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汉朝那会,有个叫唐蒙的使者出使夜郎,以丰厚的赏赐诱使夜郎国同意汉朝在其地设郡县,并施行羁縻制度。
夜郎周边的部落因为贪慕汉朝的财物,也纷纷归附。
见顾绫雪眉头微蹙,似有所思的样子,蒙毅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问道:“顾大人可是想到了什么更好的策略?”
顾绫雪目光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