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为何而来 (第2/3页)
又表示出稍微好奇的模样:“注诗大会?那是什么?”
尹台眼角的余光,瞥到了楚烟。
楚烟将笠头倾斜,遮住了大半脸庞,把人的视线给挡住了。
但只是那一小部分玉脸,和冬日穿着下仍然玲珑的身段,就已经让尹台两眼放光,并判定这是个绝色俏佳人了。
有佳人同行,兼之怀疑夜无眠是女扮男装,尹台抓住机会表现。
他殷勤介绍道:“注诗大会,是武功山人提出来的一次盛会。”
清了清嗓子,打了些腹稿,尹台继续道:“众所周知,除了极少数天才,和部分喜欢搞创造性的家伙外,一般人从诗词中学得武学,都需要通过注解来学习。武功山人提出搞注诗大会,就是要号召四方诗友武者,来从未被注解的诗词中,发掘武学的真意。”
夜无眠原先对这所谓的“注诗大会”,并无兴趣,等听到是武功山人举办的后,就来了兴致了。
“哦?”
他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便激起了尹台继续讲下去的动力。
尹台抽空朝楚烟那里望了一眼,希望可以看到更多,但又不敢停留太久,很快又将目光收回。
“罗兄,看来你不太了解这注诗大会,那就由在下,来为你好好解释一番了。”
他暂时放弃了对楚烟的观察,走上前来,靠近了夜无眠一些,把“注诗大会”的事情,跟夜无眠细说了一番。
原来,一年前,武功山人从金顶门的祖殿中,发现了一批前人留下的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写武功山的。
这个重大发现,令武功山人激动不已。
要知道,国朝以前,武功山虽早已是道教名山,葛洪爷孙在此作道场,可是几乎没有诗词名作传世。
这也就造成了,武功山金顶门一脉,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剑法。
其他名山大川、名门巨派,或多或少,都有前人专为此山此河、此人文景观而写的诗词文名篇。
同时,也是因地制宜,靠着对这些名篇的研究,那些门派,才发展成为江湖巨擘。
比如借助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宗兴盛了数百年。
比如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奋起直追。
不说这等巨派。
稍微差一些的衡山派,人家也有韩愈先生的“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一诗,威震华南。
庐山派,如今虽然没落了,可历史上,人家也是不缺剑法的:李太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庐山派的祖上也曾阔过一阵子。南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更是让庐山派成为当时的江湖泰山北斗。
可武功山,却几乎没有什么诗词流传。
这让武功山人一直很尴尬。
这种尴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