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虎口夺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6章 虎口夺食 (第2/3页)

市值是52亿美金,我们的报价是57.2亿美金,溢价10%。”

    说来也是有趣,今年7月份诺兰达股价最高18.88元,市值55.55亿美金的样子;结果诺兰达开始出售的时候,股价反而开始下跌。

    潘内尔等人感觉赫斯基的诚意很不错,毕竟一开始就肯报价57.2亿,显然是很有诚意的。

    “是否为全部现金?”

    “全部现金没问题,当然你们能接受股票更好,毕竟赫斯基的股票潜力,比诺兰达可能更好。”

    为什么?自然是石油暴涨的原因了。

    潘内尔马上说道:“全部现金,才最符合股东的利益!”

    梁博韬摊摊手,说道:“那没问题的!”

    潘内尔和伍迪等人明白,现在赫斯基就是一个现金流机器,且赫斯基取得银行的支持更容易,特别是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很深。

    接下来,潘内尔又说道:“加拿大工会组织已于11月初要求政府在审议诺兰达交易时增加限制性条款,比如保留全部加拿大本土的加工厂,禁止直接从诺兰达进口原料等。”

    梁博韬说道:“问题不大,我的顾客本来就是一家加拿大企业,在收购诺兰达后,这家企业将继续独立运行,并保留所有管理层和职员;甚至,我们会支持这家企业继续通过并购,来发展自身。”

    这下好了,潘内尔等诺兰达高层纷纷露出喜色,明摆着这次收购只有赫斯基才最适合的。包括前面的巴西淡水河谷、英美资源集团、瑞士的斯特拉塔公司、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美国的菲尔普斯道奇公司和来自俄罗斯的诺里亚斯克公司等。

    这些企业明摆着都是吞并,唯独赫斯基是打算诚意发展诺兰达的。

    潘内尔接着说道:“贵方的诚意,我们已经知道,不过价格上,希望贵方再提高一点,当然可以下次再提另外,贵方对收购有什么要求?”

    这个价格,已经可以‘排他性谈判’了。

    不过显然赫斯基不打算这样做,梁博韬直接说道:“我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40天内,完成谈判和收购。否则,我们将退出收购!”

    言下之意,就是不想拖,因为拖的越久,反而对诺兰达越有利。

    但诺兰达现在的大股东Brascan集团又急着出售,所以这一个要求很容易被采纳。

    果不其然,Brascan集团的代表伍迪随即说道:“没问题,我们很看好这一次收购的成功性!”

    接下来,大家商谈一些细节,并且达成合约,并进行签署。

    仅隔一日,加拿大《环球邮报》就报道:赫斯基能源突然强势插手对诺兰达公司的收购,据悉报价十分理想,且愿意接受一些附加条件,成为最有可能成功收购诺兰达公司的对象。

    消息传出,加拿大、美国、华夏的舆论顿时沸腾。

    首先是在加拿大,毕竟赫斯基能源、诺兰达都是本地的企业,但赫斯基能源的大股东却是香港财团,它属于一家伪装很好的‘外资企业’。

    其次是在美国,赫斯基、Brascan集团、诺兰达,这三家企业都在多伦多和纽约同时上市,所以也关系着美国股东权益。

    最后是华夏,在华夏企业五矿集团刚刚被解除‘排他性收购’后,华夏香港企业就第一时间插手,虽然不属于内讧,但无疑也是一种竞争。更何况香港资本一直虽然是华夏香港资本,但终归是游离在体系之外的。

    一时间,舆论纷纷!

    其实,按照加拿大法律,收购协议未达成之前,政府无权干涉或影响收购的谈判进程。

    但是呢,社会的舆论往往也是影响谈判过程的,而此次赫斯基收购诺兰达的舆论,主要来自‘北美钢铁联合工会’、‘加拿大政府的议员’、‘民间民意’。

    简单来说就是:工会、政府、民意。

    其中民意其实不太重要,不过有政府议员会代表民意。

    另外,根据加拿大投资法,外国公司收购加拿大公司的股份超过一定数额后,交易必须得到加拿大工业部长批准,而赫斯基要收购的正是诺兰达100%的股份。工业部长通常在考虑交易对就业的影响、加拿大人继续参与管理的程度、交易对劳动生产率和竞争的影响后再作出决定。当然在这方面,赫斯基都不是问题,毕竟赫斯基背后是没有国家资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