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7章 1988年最大惨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7章 1988年最大惨案 (第2/3页)

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见面寒暄了两句,林朝阳客套的说:「应该是由我去拜访二位才对。」

    林海音笑道:「林生过谦了。您海外获奖,大大的为我们国人争光,我来上门才算表示诚意。」

    一番谦辞客套后,林朝阳先与林海音夫妻俩聊了些家常。

    夏承楹出身燕京官宦人家,早年父亲夏仁虎曾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读的是燕师大的前身北平师范大学,说起来还是陶玉书的校友。

    林海音幼年时随父母迁居燕京,直到48年才回湾岛,对燕京同样有着朴素而深厚的情感。

    「燕京城现在变化不小,不过主要是在二环外。南柳巷还在,家父在那里还买过一处院子,大致应该与以前是一样的。」

    林海音小时候住在曾在椿树胡同的福建永春会馆和虎坊桥大街的广东蕉岭会馆暂居住过,住的最长的是现西城区琉璃厂西街西口的南柳巷。

    现如今福建永春会馆和广东蕉岭会馆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南柳巷的四合院仍健在。

    问起儿时旧事,听着林朝阳的讲述,林海音脸上难掩曦嘘。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干馒头蘸白糖还有吃炸酱面,热乎乎的豆汁儿一顿能喝上三大碗。

    当时我妈妈很不能理解,总是皱着眉说:

    这乾巴巴的怎麽咽得下去?

    那硬邦邦的粗面怎麽嚼得动?

    豆汁儿简直像水!

    她是土生土长的湾岛人,却生了我这麽个燕京胃。」

    林海音说着话,脸上流露着缅怀之色,林朝阳面露微笑说:

    「正巧最近天气热,等会我给你们几位做顿地道的老燕京炸酱面。」

    闻言,林海音表现欣喜,脸上流露出几分期待。

    今天林海音夫妻俩来本是为了林朝阳作品出版的事,可见了面后谁也没提这件事,话家常丶忆往昔反倒成了今天的主题。

    林海音夫妻二人聊的兴起,又谈到了在燕京的求学经历,谈到了少年时在燕京的种种遭遇,往事虽已久远,却仿佛历历在目。

    眼见快到中午,林朝阳张罗着下厨做饭,董桥对着林海音夫妻二人调侃道:「朝阳的厨艺是一绝,今天若不是跟着您二位来,我可没这个口福。」

    听得此言,林海音夫妻俩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期待。

    今天陶玉书姐妹俩去上班了,家里两个小的也都上幼稚园了,保姆阿娣倒是还在,林朝阳一早特地吩咐她去采购了些食材。

    她要帮忙做菜,却只被安排了洗菜的活。

    嘉慧园的厨房在设计时充分的考虑到了香江人中西结合的饮食习惯,既可以做中餐,也可以做西餐。

    林朝阳站在宽敞的厨房中,仿佛自带一股气场。

    北方人吃面,和面是第一步。

    雪白的面粉被留入盆中,加了少许盐和鸡蛋液,再加入温水,林朝阳边用筷子搅拌边感受着水量的多与少。

    等感觉水和面的比例恰到好处,面粉成为絮状,他放下筷子,一手扶着面盆,一手揉面,带着一股舒缓而和谐的韵律。

    面粉成团后的质地略显干硬,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会更有劲道。

    醒面半小时,面团变得松软有弹性,林朝阳开始擀面丶切面。

    林海音夫妻和董桥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下厨这种辛苦事,在林朝阳的手下似乎变成了一种享受。

    不仅对做饭的人是一种享受,对于观者来说同样是一种享受。

    煮面和炸酱是同时进行的,林朝阳见煮面锅里的水咕嘟起来,先挑了几络面条入锅。

    另一边,炉火微蓝,他先将五花肉丁煸炒出油,加入姜末丶八角炒香。

    再把调和好的干黄酱与甜面酱分次倒入锅中,每次加入必定要炒制酱汁出香丶发亮丶发粘,直至炸酱浓香扑鼻。

    闻得站在厨房边的几人食指大动,眼睛放光。

    炸酱炒好了,面也煮好了,林朝阳根据个人口味过水,考虑到林海音夫妇年事已高,过完水的面仍旧是温热的。

    做完这些,林朝阳的额头微微出汗,对三人笑着说:

    「粗茶淡饭,几位海涵!」

    炸酱面虽简单,但却是林朝阳这位主人家亲手下厨烹饪,更何况这还是林海音与夏承楹多年来魂牵梦蒙的味道。

    几人说笑之间,各自盛了好面,给碗里铺上炸酱,码上菜码。

    筷子轻轻搅动,炸酱香气四溢,同时也激发出了面香和菜香味,那股复合的味道直往人的鼻子里钻,瞬间勾起了在场众人肚子里的馋虫。

    「二位尝尝,看看是不是老燕京的味道?」

    林海音夫妻二人在林朝阳的催促下夹着面条往嘴里送,那些面条裹着棕色的肉酱,泛着一层油光,色泽诱人,香味扑鼻。

    入口劲道而有弹性,咸香可口,瞬间征服了两人的味蕾。

    「就是这个味儿!」

    林海音只雀跃的说了这麽一句,然后就顾不上说话了,餐厅里只有面条被吸入口中的秃噜声。

    不消几分钟,几人碗中的面条一扫而空,又忍不住各自盛了一碗。

    两碗炸酱面下肚后,林海音夫妻不敢再吃了,他们夫妻二人年过七十,消化能力远不如年轻人。

    只能眼巴巴的看起林朝阳和董桥的吃播,满眼垂涎。

    「这麽多年,终于又尝到了燕京的味道。」林海音感慨着说了一句,脸上满是缅怀之色,更多的夙愿得偿的心满意足,

    「现在两岸关系缓和了,您二位如果有时间,不妨回大陆看看。」林朝阳建议道。

    林海音点了点头,「一定会的。」

    午饭过后,林海音一时起意聊起了她这两年开始关注的人道洪流后出现的新时期作家们。

    谈及近些年来大陆的文学热潮,林海音难掩艳羡。

    她自身文名在外,当年办《纯文学杂志》,后来办纯文学出版社,发掘丶培养了相当一批湾岛作家,在湾岛文学界地位很高,对于湾岛文学的发展也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

    林朝阳对于八十年代文学热潮的观点是一以贯之的,从来没有变过,这只是长时间压抑后的爆发,并不是常态。

    近一两年文学杂志的销量衰落,也佐证了他的观点。

    听着林朝阳的观点,林海音觉得有几分道理。

    沿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他们又谈到了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

    林海音对于这些建国前成名的名家如数家珍,建国后大放异彩的一些作家,

    因为两岸关系的原因反而不熟悉,她反而不熟悉。

    「沈丛文可惜了——」」

    聊起那些老作家,林海音对沈丛文充满了惋惜,老同志前两个月刚刚去世。

    六十年代时,林海音曾冒着风险在湾岛出版过沈丛文的作品,沈丛文属于少有的那种在两岸官方层面都不受待见的知名作家。

    「这几年沈丛文先生在国内文学界的评价好了很多,最后文学史会给他一个公充的评价的。」林朝阳语气低沉的说。

    聊天到最后,林海音终于提起了林朝阳作品引进的事,双方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