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试探 (第2/3页)
而是要经过有司的主官一一圈阅签名,主官空缺要由副手顶上,还得留下备份,防止有大聪明矫诏。这一圈流程下来,一般一两天都算是效率高的了。
所以,皇帝在实际处理政务的过程中,碰到什么事想要大臣们去办或是出主意,自然不会选择流程拖拉的诏书,小纸条就此诞生。
理论上,小纸条是内外朝中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实际约束力,大臣们接到小纸条,愿不愿意照着做全凭自愿。
做下了决定,刘辩当即写了手书一份,言明他对并州匈奴的担忧,多的也没说。
灵帝不在,刘辩叫来张让,把本来由小黄门传递的东西交给了张让,道:“张公可将此手书由黄门侍郎荀彧交给大将军。”
张让一愣,拿着手书到玉堂殿门口,交代给了一个小黄门。
对于刘辩来说接下来,便是等待了。
如果何进有回应,那就说明灵帝不在乎刘辩在玉堂殿联络外臣,这意味着他给了刘辩更大的施展空间。
若何进没有回应,就意味着刘辩的小纸条没有到何进的手上,刘辩则需警惕了。
至于何进看到小纸条却无动于衷……刘辩觉得何进无论如何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
何进的回应远比刘辩预想地要来得快,他表示会命令太原郡都尉丁原警惕匈奴异动。
刘辩也算是勉强去了一桩心事。
归根结底,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匈奴会反。以目前朝廷的情况,实在无力调集更多资源去预防了,只能依靠地方的力量。
还是那句话,灵帝不愿意出钱,如之奈何?
……
话说当初何苗平叛十分顺利,灵帝一高兴,拜何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仍担任河南尹如旧。
但很快就有人上书表示车骑将军不宜兼任河南尹,毕竟车骑将军能开府,有部曲。再担任地方官,职权就过于夸张了,这是应有之意。
何苗知道后也立刻上书请辞河南尹。
而接任何苗的正是此前一直在地方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