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刘备的决意 (第2/3页)
事涉及的州郡不同的利益,而双方又素有矛盾,互相谈不拢时,往往州郡双方中哪一方的奏书先抵达京中有司,便能先入为主。
“东莱郡便有一个名吏,名曰太史慈,在州中奏书已去的情况下,奉太守之命,日夜兼程,后发先至。”
“他在雒阳等到了送奏书的州吏,假意向州吏打听奏书,州吏不明他的身份,奏书被太史慈趁机毁掉。”
“毁掉奏书有罪,太史慈说服了惊慌失措的州吏一同逃亡,但他却潜回雒阳传达郡中的奏书,从而完成使命。”
“后来州中知道此事,再派州吏重发奏书,便已经晚了。”
“也因此,太史慈在郡中颇为有名,尤其是他的家乡东莱和旁边的北海国。他先是犯了罪,后来虽遇过大赦,但害怕州中官吏记恨报复,避居辽东,至今不敢归来。”
刘备听后感慨道:“如此有勇有谋之士,因为长吏之间的蝇营狗苟,不能为国效力,实在是一大憾事!”
赵才则回应道:“以太史慈论,自然是憾事,可对那个被骗的州吏来说,却是无妄之灾了。”
刘备听罢,竟起身朝赵才一拜:“君之所言,如当头棒喝。州郡之所以害怕对方先奉上奏书,不正是担忧这样的情况出现吗?备知矣。”
他准备将此情况写入自己的奏书,州郡不和未必只在青州。
赵才这时忽然明白,为什么他崇敬的关司马会那般推崇刘备。
他立马起身回拜:“刘公谬赞,下官只是一时感慨,公不怪罪就是下官的……”
“何出此言?”刘备打断了赵才的话,将他拉到了身边一同坐下,“青州之事任重而道远,君与吾当知无不言,共勉之!”
在赵才的帮助下,刘备了然,青州的问题不像看起来这么简单。
不止地方吏治有问题,青州州郡之间素有的矛盾非但没有因为时间和刺史二千石的更换而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这般看来,恐怕州郡兵没来救援北海国,不单单只是因为青州刺史焦和信奉巫卜之术。
但他刘备既然奉天子之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