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理工农医 (第2/3页)
刘辩对于乐松在支持华佗和张仲景的层面上的聪明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在找不到其他工科人才的情况下,他还是想用一用乐松。
而且刘辩比较相信蔡邕的人品,做不出因私废公的事。
至于成果,时间能够证明。
蔡邕虽还觉得有些遗憾,但整个鸿都门学都到了他的手底下,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他最担心的是乐松蛊惑刘辩,让刘辩干出一些效仿先帝修园子、增后宫之类的事,而今看来没有这个趋势。
既然刘辩想让乐松继续担任祭酒,蔡邕打定主意,一定要让乐松忙得没时间蛊惑天子!
乐松终于反应过来,拜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犹豫片刻,他又大着胆子问道:“陛下,门学之中,原还有些精通书法辞赋者,亦有弟子在侧,不知是否要驱离……”
刘辩想了想,道:“今岁太学将有策试,可允彼辈入太学参试。为师者,每科留一两人吧,弟子之数,可蔡师视情况而定,至于其余弟子若愿留下者,需入他科。蔡师以为如何?”
总该给他们留个机会,省得被裁撤的失业者效仿李自成的路子再就业。
要是看不上太学策试,又没能力留在鸿都门学,那就是活该了。
“臣并无异议。”蔡邕答道,只要能通过由他出题的策试,他为何要反对呢。
刘辩补充道:“朕今日所言,并不全面,鸿都门学最终要设立几科,还需多加思量考证。”
卢植、蔡邕与乐松皆应。
一时间,君臣俱欢。
唯有乐松心中苦涩,他虽然保住了祭酒的官职,但鸿都门学如何改弦更张的决定权还是被天子交托给了蔡邕。
他感觉自己未来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当然,要让他辞官而去,他肯定是舍不得的。
出宫之时,他望着蔡邕的背影,正要上前说两句好话,却见蔡邕根本没有同他说话的意愿,只留下一句“我明日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