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南中后续 (第2/3页)
法仍然值得他学习。
“孔明可听说过南中的佤人?”
“回陛下,亮才疏学浅,并未听闻过。”
“那你总听过南方的蛮夷吧?”
诸葛亮答道:“以前曾听叔父提起过,这一两月来,也曾在信中见兄长提起。”
“那你对于如何治理这些蛮夷,有何想法?”
见诸葛亮想说又怕说错话的样子,刘辩鼓励道:“孔明畅所欲言,便是说错了,也绝不会有人怪你。”
诸葛亮这才说道:“亮以前听说过蛮夷之事,知晓他们许多仍在山林之中刀耕火种,甚是不解,不知为何不传授他们更好的耕种办法。”
“兄长来信时也说,虽然下山参与屯田的蛮夷逐渐学会了如何耕种土地,但那些在山上的蛮夷,却没有此机会。”
“窃以为,蛮夷屡次叛乱,未必是其不服教化,而是教化未至。”
刘辩听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今十四岁的丞相,已经有了些未来的风采。
教导蛮夷们最新的耕种技术,让他们不用饿着肚子,再施以真正的教化,让他们明白对错,再辅以公正的法令在教化之后,才是王道。
但长久以来,固然有能做到这一点的官员,但也往往只是凤毛麟角,人走政息。
刘辩笑道:“可叹,过往这诸多封疆大吏,竟无孔明看的透彻。”
将心比心的道理真有那么多人不懂吗?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毕竟,想要教导、教化,需要投入的精力以年计,而等到成效的时间同样以年计。
对于绝大部分追求短期政绩的长吏来说,能立竿见影的,才是他们最愿意做的事。
不然,做了一任两任长吏就被调走了,好不容易要做成的政绩要么被继任者废止,要么被人摘了桃子……
听了刘辩的夸赞,诸葛亮有些脸红,推辞道:“不过是亮之浅见,陛下过誉了。”
“旁人说这话可能只是嘴上说啥,但朕却知道,孔明说这话,将来若有机会,一定会身体力行地去做的。”刘辩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