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在世莫离烟火气 (第3/3页)
居能够找到钟靓慧报仇,历尽千辛万苦,同时也因为他是一名术士,假如换成普通人几乎办不到。
术士尤其是高阶术士,其手段千变万化,假如他们想对付普通人,普通人几乎无法防范也无法反抗,若去谋财害命实在太可怕了。
这就是门规以及宗法堂令存在的意义,但宗法堂只能禁止术士为非作歹,却不可能禁止术士以术法自保。
这种自保,不仅是受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也包括对自身其他正当利益的维护、对伤害行为的还击,但其行为界限是什么?
挨一巴掌忍气吞声,自然没这个道理,可是挨一巴掌杀人全家,那就更没道理了。偏偏这还不是开玩笑,他们是真有能力杀人全家。
所谓侠以武犯禁,前提是他们真有犯禁的能力!
江道祯又解释:“其实方才他们两位说得已经很明白了,术士不是世俗警察也不是法官,若在其能力范围内,行事以因果论,宗法堂也以此断是非。
各人情况不同,像我就不爱管闲事,而谷长老行游天下遇到的事情很多,无事不生非,遇事问因果而已……”
这番话的意思很清楚,在常安居以及何师叔的遭遇中,钟靓慧以及那伙小偷,假如交给警察处理,应当都判不了死刑。
可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这些人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可是令其家破人亡啊!而且在钟靓慧诈骗时、小偷团伙行窃时,完全能预见到这个结果,他们就是有意为之。
所以常安居杀钟靓慧,怎么处理是另一回事,反正宗法堂不会处理。按照术门门规,做了这种事,他倒是需要向师尊或嫡枝掌脉禀明情况。
术门及宗法堂对此的要求:不要伤及无辜,不要超出因果。
何考又问道:“那么宗法堂令的第一条‘莫违事端,先付有司’,又该如何遵照呢?”
“宗法堂令”又称“飘门律”,其权威在各术门之上,如今共有四条——
莫违事端,先付有司。
莫惹无端,术法身藏。
莫遗祸端,当断则断。
莫挟八端,天下共诛。
谷椿叹了口气:“他没有违背事端,更没有无端惹事。你只困在了‘先付有司’这一句,但说有司,先有而后司,你不会认为自古各地,什么事情都会有人管吧?”
话中带着神念,为何考做了一番讲解——
常安居要杀钟靓慧,何考最终决定不再阻止,一方面是因为钟靓慧确实该死,另一方面多少也是因为事情发生在萨哇国南部,那个地方不仅很乱,而且警察也不会处理。
但此事若发生在东国境内呢?何考就有点犯迷糊了。这也难怪,他就是在东国的太平环境下长大的,从小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可是接触术法之后,他不得已杀了不止一个人,那些人基本都是术士,而且是警察不好处理的情况。
俗话说身怀利刃、杀心自起,常安居不得已亲自动手杀了钟靓慧,此事情有可原,但若形成习惯,遇事则行凶,这肯定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是何考潜意识中困惑,不仅是对长安居也是对自己的遭遇,被江道祯给点出来了。
谷椿则告诉他,修士天然就掌握暴力,也就是破坏秩序的能力,所以需要自我约束。不为非作歹,是一条底线。
这既是修行本身的要求,也是术士与术门的自我保护,更是对世间其他人的保护,也是术门与术士隐于世间的原因之一。
若术士并未为非作歹,却受到了伤害和侵犯,那么术门当然要维护弟子。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并不需要术门出面,因为术士本人就有能力还击。
付之有司,只是一种方式,能采用这种方式就尽量采用这种方式,其前提是莫违事端。所谓事端,就是朴素的、清晰的因果。
有司代表了大众认可的秩序,可是谷椿又介绍了另外两种情况,有司失效与有司缺位。在修士眼中,秩序源于因果、因果先于秩序。
古今各国,并不是所有的律令都是公平合理的,就算某些律令公平合理,也未必一定会得到公正执行。
就比如钟靓慧这件事吧,假如常安居报个警就能解决问题,又何必千辛万苦亲自追凶呢?那么常安居自己动手,就不能说他不该,还应夸他有志于行。
自古又不是没有昏暗时代,别说术士了,普通人都有迫不得已杀官造反的时候,那往往叫起义!看待这种问题,要有超越一时一地的眼光。
说句过分的话,若术门不义,那术门也不是不可以被推翻。
何考终于离席行礼道:“今日多谢诸位师尊点醒,否则我总还有些迷糊!”
江道祯提着筷子道:“你今日来请教我等,便要想到,来日你也会成为被请教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