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 像赤剑-73,但不全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3章 像赤剑-73,但不全像 (第2/3页)

:“我的想法,是把制导系统也分成两部分,弹上主要是指令接收机构和控制作动机构,真正的制导系统,实际上在射手这边,无论是红外测角还是手动控制,指令都是通过导线传输到弹上。”

    使用方有些疑虑:“高主任,能不能一步到位,用无线的?”

    高振东摇摇头:“战场环境下,现在的无线制导方式不成熟,远远没有导线的可靠。”

    别说现在了,就是几十年后,花旗国吹上天的红外焦平面成像,发射后不管,还能攻顶的“标枪”,实战表现也是一言难尽。

    价格昂贵,操作繁琐,锁定困难,攻顶模式射程着急.

    这个东西远远没有《COD》系列里那么科幻,连敌人的坦克都看不见就能锁定,实际情况是就算看见了敌人的坦克,它还是不一定能锁定。

    而赤剑-73就反过来,哪儿哪儿看着都挺简陋,但是基本上还都能管用,不过对射手或者发射装置来说,的确是有一定危险性。

    特别是车载的发射车,单兵射手反而没这么危险,因为这货当单兵弹用的时候,发射点和控制点,可以分离相当的距离。

    长剑厂有些实践上的顾虑:“高主任,断线怎么办?”

    这个问题就提的很有道理了,我们没装备的第一代弹,最早只能做到80m/s左右的飞行速度,最大的原因就是导线断线。

    就连赤剑-8研制的时候,前期因为断线掉弹,也多达数十发。

    不过也是托赤剑-8的福,高振东知道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赤剑-8定型时飞行速度240m/s,这也是高振东对于使用方提出的指标中最大飞行速度没有意见的原因。

    高振东笑道:“不用担心,我有解决的办法。不说一定到指标上的230m/s,保守一点,前期200m/s肯定没问题。”

    见高振东这么有把握,几方一合计,定了,就用这个结构。

    赤剑-73之所以能比赤剑-8装备时间更长,一个原因也是它这个把整个系统分为三部分的设计。这玩意生产数量太多,一下子全撤装,太浪费了,恰好,它这个三大块的设计,让它能在最小的代价下极大的提升性能。

    甚至曾经有人看到打过A型发动机,B型的战斗部,C型的制导系统拼在一起的弹,很多赤剑-73的照片里,战斗部和后半截颜色完全不同,不是赶时髦玩儿撞色,而是拼出来的。

    还别说拼出来的,你就说射出去能不能打中,打中了能不能打穿,打穿了能不能打死吧。

    见大家都接受了这个结构,高振东继续说弹体的设想。

    “得益于我们指标中的较高飞行速度,所以弹体能提供较大的升力,弹翼我们就做小一点,而且可以折叠,这样体积尽可能小,最大程度的提升便携性能。”

    高振东画出来的弹翼,甚至比原来的赤剑-73还要小,原来赤剑-73的弹翼是基于它基本型120m/s的飞行速度的,不过他们搞的这个单兵弹速度快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